我心匪石,不可转也

下载APP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诗经·国风·邶风·柏舟》

    

    汎彼柏舟,亦汎其流。耿耿不寐,如有隐忧。微我无酒,以敖以游。

    

    我心匪鉴,不可以茹。亦有兄弟,不可以据。薄言往愬,逢彼之怒。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威仪棣棣,不可选也。

    

    忧心悄悄,愠于群小。觏闵既多,受侮不少。静言思之,寤辟有摽。

    

    日居月诸,胡迭而微?心之忧矣,如匪浣衣。静言思之,不能奋飞。

    

    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当下的人世山川锦绣,城郭繁闹,国泰民安。百姓游春,可以随意往来,不受阻隔。江山红紫,人情物意,都成了诗料。鸟飞山林、鱼戏莲叶、花开有信、闻歌起舞,这是一种慷慨,也是一种清扬,此为兴。

    

    万物立命,天地立心,我当知人间风光,世中滋味。或闹中取静,或忙里偷闲,或欣欣求荣,或淡淡寻清。持身入世,或落于名利之网,不得解脱;或坠于尘缘情海,难以醒转。世间事,天下事,都是这般,来来去去,分分合合。

    

    《汉乐府》有诗:“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虽只是一首民间情歌,其气势奔放,清艳豪情,亦这样惊动人心;指天立誓,以表达其至死不渝的爱情。这深情厚谊,是对人世的肯定,也是对生命的依信。

    

    “春日宴,绿酒一杯歌一遍。再拜陈三愿。一愿郎君千岁,二愿妾身长健,三愿如同梁上燕,岁岁长相见。”再读南唐宰相冯延巳的《长命女》,觉万般情深,亦可以这样明丽清新,婉转含蓄。女子纤柔平实,更有一种忠贞傲骨,胜过男儿。她们的世界,悠然简净,是花开并蒂,也是燕语双飞。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诗经》中的句子,读罢有一种深意,觉绵密稳妥,让人内心踏实,不慌乱。所表达的是其坚贞不屈的信念,至死不渝的意志。若磐石,不可转移;若松竹,不可折腰。

    

    当年,刘兰芝投水自尽前对丈夫焦仲卿许下爱情的誓言:“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为忠于爱情,她不受世俗威逼,宁死不屈。而焦仲卿闻之,自缢于庭树。女子的烈性气节,令人肃然起敬。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他们的故事是悲,亦是乐。

    

    磐石宽厚庞大,以此喻坚定不移的信念。天地万物,有其深意清明,或柔韧如蒲苇,或坚毅若磐石,或逍遥如鸢飞鱼跃,或婉静若孤梅丛竹。万物之灵,不可言说,有姿态风骨,也有信念气节。以物喻人,借物寄情,一切在于自身的修行、品格、道德以及襟怀。

    

    《柏舟》的写作背景以及所表达的真意,历来争论颇多。《鲁诗》主张此诗为卫宣夫人之作,说:“贞女不二心以数变,故有匪石之诗。”

    

    《毛诗序》说:“言仁而不遇也。卫顷公之时,仁人不遇,小人在侧。”旨意为男子不遇明君,内心忧虑彷徨而作。不论是妇人之诗,还是贤臣之作,所表达的都是一份忧思,一种节操。而我只当是女子之作,诉其情,喻其心。

    

    “汎彼柏舟,亦汎其流。耿耿不寐,如有隐忧。微我无酒,以敖以游。”诗的起句以柏舟作比,柏舟喻情,漂荡于水中,无所依附,不知归岸。可见诗中女子内心漂泊不安,茫然辗转。耿耿长夜,孤独不寐,心有隐忧,无可排遣。饮酒遨游,或可解忧,但她内心的哀怨,沉重难消。

    

    “我心匪鉴,不可以茹。”其心虽坦荡清澈,又岂能如铜镜那般见心照影?多少忧思愁闷,需要寻个人倾诉,哪怕只分担些微情绪,亦可消解。虽有兄弟手足,却也难以依凭,欲要诉说苦恼,反添了新愁。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清愁剪剪,难以消除,但内心坚贞若石,无可转移,柔软如席,不可翻卷。雍容娴雅,姿态威仪,自有一种尊严,不肯屈挠。诗中有怨,亦有坚决和果敢,志气和信念。

    

    “忧心悄悄,愠于群小。觏闵既多,受侮不少。静言思之,寤辟有摽。”她忧心忡忡,受制于小人,又无力与之抗衡。患难相随,遭受无数屈辱,满腹辛酸无以言说。静心思量,不免叹息,茕茕无助,惶惶自悲。她虽卑顺柔弱,委屈忍辱,却也有凛然正气。

    

    “日居月诸,胡迭而微?心之忧矣,如匪浣衣。静言思之,不能奋飞。”日夜明暗交替,竟不解人心愁苦。因她无法摆脱困顿失意之境,不能远离世俗的藩篱。但她不因小人倾陷而失了志气,坚守节操,其心不移。她想要追求属于自己的简单幸福,不顾一切拦阻,自由奋飞。

    

    整首诗虽是幽怨之音,凝重又委婉,却亦闻铿锵之语,浓烈而深挚。也许是表达贤臣的爱国忧己之情,受小人之辱,无法施展其鸿鹄之志。又或是表达妇人哀怨刚烈之情,她忧思深重,无处倾诉,却心如磐石,不失女子的气节和风骨。

    

    伯夷、叔齐是商末周初孤竹国人,二人互让君位,避纣投周。后又反对武王伐纣,耻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最后饿死于寒林,埋骨荒山。还有留居于匈奴十九年的苏武,他不受威逼利诱,历尽艰辛,持节不屈。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是南宋的抗元名将、爱国诗人。他身陷囹圄,仍心向南宋,宁死南归。其爱国之情,让一草一木皆见气势,震撼人心。斜阳满院,暮霭炊烟,先者已逝,历史沉默不言。只是江山浩荡,何曾有过止息?

    

    自古男子虽有豪情壮志,女子的忠烈却从来不输于男儿。“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这是杜牧的诗,含讥讽之意。他说的是陈后主长期沉迷酒乐,因为美人丢了江山。陈朝亡,然那种旖旎的靡靡之音,仍被秦淮歌女传唱。

    

    他不知,在明末乱世,又有多少秦淮歌伎,英气逼人,比男儿更有骨气。乱世硝烟,侯方域薄幸,将李香君抛掷在兵荒马乱之地,独自逃亡。而香君守着那座荒城,为了当初的承诺,为了这段未了情缘,血溅桃花。她用美人的血,为秦淮歌伎换回了傲骨,换回了尊严。那柄染了美人鲜血的桃花扇,令世间多少男儿惭愧。

    

    柳如是和钱谦益有一段红颜白发的凄美爱情故事。他们居绛云楼,读书论诗,情投意合,亦被传为佳话。明亡,柳如是劝钱谦益殉节,钱不允;柳如是投入荷花池,未死。后钱降清,遭挤被逐回,郁郁而终。柳如是被钱氏家族威逼,心中亦是生无可恋,解下腰间孝带悬梁自尽。世人称之“风骨崚嶒柳如是”。

    

    女子的情意,从来都那么端正,不轻薄。我是迢遥岁月里那个迂回往来的过客,感于她们的忠贞、好意。虽不觉可悲,亦不同情,但我深信,她们的爱终会被光阴成全。旧时女子有一种颜色和情愫,是现世女子所没有的,是漫天花雨,是淡淡清风,也是溶溶皓月。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我无艳情雅意,故不须心坚如石,只淡淡欢喜着寻常的物事。但我心底清冽、干净,阅人情,识炎凉;尝世味,知甘苦。于世间,不误花期,不避尘缘,不负众生。

上一章 下一章

看小说就用200669.com

字号

A-

A+

主题

护眼 旧纸 桔黄 纯黑 实木 淡紫 浅灰 灰蓝 暗灰 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