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国风·卫风·硕人》
硕人其颀,衣锦褧衣。齐侯之子,卫侯之妻,东宫之妹,
邢侯之姨,谭公维私。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硕人敖敖,说于农郊。四牡有骄,朱镳镳,翟茀以朝。
大夫夙退,无使君劳。
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施罛,鳣鲔发发,葭菼揭揭。
庶姜孽孽,庶士有朅。
世间每个女子,都有其独特的来历。或名门闺秀,或布衣荆钗,今生凡胎俗骨,前世亦是三生石畔的一株草木。她们来人间,也只是历尘劫,修缘分,还宿债。若说最好的结局,也就是在妙年之时嫁一良善男子,与之深情白头。
又或有那绝代佳人,她们的到来,不为惊动岁月。她们的名字,却存留于历史深处,让许多人为之频频回首,念念不忘。她们的人生又与寻常人无异,躲不过贪嗔爱痴、离合哀乐。
女子如花,秀色芳颜,如丝竹清音,似无瑕美玉。百花各有其司花之神,也各拥有一段美丽动人的故事。美貌惊人、气质出尘者,便是那倾国名花;而资质平庸、古拙素淡的,则是那山野草木。然人间百花,千种姿态,唯浑然天成者为妙。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这一段写美人的诗句,已传诵千古,历久弥新。任凭岁月徙转了多少年,依旧可见她胜雪肌肤,窈窕倩影,浅笑嫣然,美目流盼。
《硕人》当是《诗经》中写女子最为美丽的一篇,而庄姜亦是三千年前宫廷深处那株养尊处优的牡丹。她出身高贵,有着修长曼妙的身姿,精致华丽的绣花衣裙遮掩不住她的端雅。她叫庄姜,她是齐侯的女儿,卫侯的妻子,太子的胞妹,邢侯的小姨子,谭公的妻姐。
《硕人》所写的,是齐女庄姜出嫁卫庄公时的盛大繁闹之景,以及庄姜绝代倾城的美貌。清人姚际恒由衷感叹:“千古颂美人者无出其右,是为绝唱。”王先谦也在《诗三家义集疏》里写道:“庄姜族戚之贵,容仪之美,车服之备,媵从之盛,其为初嫁时甚明。”
朱熹《诗集传》:“此言庄姜自齐来嫁,舍止近郊,乘是车马之盛,以入君之朝,国人乐得以为庄公之配,故谓诸大夫朝于君者宜早退,无使君劳于政事,不得与夫人相亲,而叹今之不然也。”
历代帝王将相,被人记住的尚且不多,更何况只是一位公主,一名妃子。但庄姜才貌过人,贤德聪慧。她的美,如春花无落败,似明月无亏蚀,徜徉在几千年的光阴里,不老不死,不生不灭。
尽管后来亦有许多红颜佳丽花容月貌,国色天香,但花开数朵,再无与她匹敌之人,亦无谁敢侵犯她。乃至大汉的平阳公主,大唐的高阳公主、太平公主,她们都有着高贵的血统以及惊世的姿容。
更有“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杨贵妃,她的风韵,可令百花失色。虽有清雅出尘的梅妃,擅长诗文,婉约多情,曾得玄宗宠爱,却因了一曲《霓裳羽衣曲》,大唐皇宫的明月从此只为一人清好。《长恨歌》有句:“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当年唐玄宗为了美人,宁可不要江山。他英明果断,雄才伟略,又通晓音律,是位多情的帝王。杨贵妃是幸运的,被其恩宠十数载,结局虽零落,终是无悔今生。
而庄姜的一生,更为清冷凄凉。她嫁与卫庄公,因貌美或许也有过宠爱,但卫庄公性情粗暴,庄姜婚后无子,更受冷落。后来她独守寒宫,孤灯长伴。岁月虽不曾善待这位美人,但她温婉贤德,才情过人,亦不会让自己过得太凄惨。
她也曾华装出嫁,有盛况空前之景象。“四牡有骄,朱镳镳,翟茀以朝。”“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施罛,鳣鲔发发,葭菼揭揭。庶姜孽孽,庶士有朅。”滔滔黄河水,浩浩入海流。那撒网入水、鱼儿跳跃的喧哗声,以及水畔绵密茂盛的芦苇荻草,皆来为她送行。陪嫁的队伍声势浩大,女侣姿颜秀美,男傧威武健壮。
种种美好,皆如幻象,她的美貌,以及盛景,终随了斜阳宫院,灰飞烟灭。但她在历史上遗留的痕迹,无可修改。她的容颜,一如宿命,伴随她一生,又逶迤了千年。“手如柔荑,肤如凝脂”“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这世人熟知的美好词句,说的便是庄姜。
自古女子,貌美者未必多才,多才者又未必貌美。德容兼备的女子,又未必寻得爱之惜之的郎君。名花虽好,却要在万千行人中,寻觅那位赏花之人;而凡草虽卑微,亦想寻得一栖身之处,抵挡漫天风尘,免去流离孤苦。
再后来,有了曹植的《洛神赋》,那神女名宓妃。传说古帝宓羲氏之女溺死于洛水而为神,故名洛神。曹植为其作赋,赞其美貌:“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摇兮若流风之回雪……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弗御……”
神女之美,自是与庄姜不同,但皆是柔情绰态,各具风流。
《红楼梦》曾有金陵十二钗,仿佛世间钟灵毓秀之女子,皆去了大观园,在园内修身,作画怡情,写诗养性。她们皆是水做的骨肉,气若幽兰,往来生香。
曹公为了这些女子,当真是不惜笔墨。林黛玉便是那株绛珠仙草,受天地之精华,复得甘露滋养,遂脱了草木之胎,幻化成人形。她是仙草化身,秉绝代姿容,具稀世俊美。她生来多愁病骨,怯弱不胜,却有自然的风流态度。
黛玉的美,与宝钗不同。她是“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而宝钗是“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罕言寡语,人谓藏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
黛玉是芙蓉,风露清愁;宝钗为牡丹,艳冠群芳。她们出身于那样的人家,居住在那样的府邸,言语形态,皆要庄严谨慎。自然,她们天生端庄贞静,高贵典雅,一个微笑,便是柔情,一个转身,皆为境界。
庄姜以她惊人的仙姿,款款走进这叫《诗经》的书卷里。于书墨中徜徉,临花照影,一梦千年,亦美了千年。她独自活在经卷中,清洁安静。后世历代的国色佳丽,丝毫沾染不到她的气息。
《随园诗话》中曾引写梅诗句:“珊珊仙骨谁能近,字与林家恐未真。”想来,我亦是那一剪梅枝,不依附于谁,也不强难于谁。一个人,修身克己,脱了风尘之苦。他年鬓发成雪,暮色苍颜,仍旧一袭旗袍,风姿绰约,清简自持。
看小说就用20066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