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

下载APP

加快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

加快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

    

    国际人才竞争的实质是人才制度的竞争。要在全球范围内打赢人才争夺战,首先就要加快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也就是说,一个国家的人才竞争力不仅仅表现在人才数量和质量指标的优化上,更体现在人才政策、管理和服务水平的国际吸引力上。

    

    我国在人才国际竞争方面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制度优势。一是建立起了完整的人才教育和培养体系;二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把人才工作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制定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这样全面的国家人才发展规划;三是确立了党管人才原则,有利于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思想工作优势。今后,我国要继续提升人才国际竞争力,必须进一步加强人才制度建设,实行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

    

    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人才政策体系。习近平2014年在外国专家座谈会上明确指出:“要遵循国际人才流动规律,为来华外国专家在出入境机制、融入机制以及工作平台环境等方面提供完善便利的政策和服务。”为此,我国需要尽快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人才政策体系。

    

    近些年,我国在吸引和引进国外人才方面推行了一系列积极的政策和举措,如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入境出境管理条例》、新增R字签证(即人才签证)、推进外国高端紧缺人才在华永久居留制度的实施等。

    

    但是,我国引才和用才的视野仍较狭窄,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主要局限于留学人员和海外华人,外裔人才比例较低,人才政策开放度亟待提高。在引进国外人才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为引进国外人才的法律制度缺失,人才引进政策文件碎片化、层级较低、稳定性较弱、透明度不高、对外宣传力度不够,引才配套的社会化服务支持体系不健全,对国外人才尤其高端人才的吸引力严重不足。

    

    针对上述问题,应实行更积极、更开放、更有效的人才政策体系,进一步健全政策法规。一是加强引才政策的顶层设计。尽快制定出台《关于加强引进国外人才和智力的若干意见》等顶层设计文件。加快研究制定《外国人在中国工作管理条例》,推进海外人才引进工作的法治化建设。二是着力增强人才政策的开放度。要进一步扩大人才政策开放力度,积极探索实行技术移民,制定关于外国人在中国永久居留管理意见、人才签证和居留的实施办法,研究拟定人才永久居留的标准、待遇和程序等政策,推动落实人才永久居留相关国民待遇。三是要以更加开阔的视野吸引华人华侨人才,研究完善回国(来华)专家制度,为他们回国(来华)定居、工作创造良好条件。

    

    完善引才管理体制机制。习近平指出:“要继续完善外国人才引进体制机制,切实保护知识产权,保障外国人才合法权益,对作出突出贡献的外国人给予表彰奖励,让有志来华发展的外国人才‘来得了、待得住、用得好、流得动’。”

    

    为此,要完善引进国外人才工作的运行机制。推进机构改革重组,加强引才机构建设,健全地方工作机构,充实引才工作队伍。建立和完善专家评审制度,完善评价标准体系,建立科学有效的国外人才评价体系。从而,实现引进国外人才工作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

    

    要积极推动引进国外人才管理体制创新。避免多头管理,尽快实现由一个部门统一负责外国人才来华工作事务。加强引才工作宏观管理与统筹协调,建立引才工作联席会议机制。健全咨询决策、协调落实和监督约束机制,成立引才专家咨询委员会,对引才工作进行全面评价。

    

    健全国外人才服务体系。通过开展工作许可和专家证办理一站式服务,建立外国专家之家、海外人才之家、外专服务平台等,完善引才服务体系。实行绩效评估与分配激励挂钩,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完善引进人才分配激励机制。完善中国政府“友谊奖”以及行业部门和地方政府奖项等激励机制。实施外国专家医疗保健证制度,开辟外国专家医疗绿色通道,开办国际学校等,落实外国专家在医疗、保险、子女入学等方面的保障措施。开展外国专家建言活动,组织外国专家座谈会、咨询论证会等,完善反映外国专家意见和建议的工作机制。

    

    遵循国际人才流动规律。引进国外人才,应充分发挥市场在引进国外人才中的决定性作用,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习近平指出:“要遵循国际人才流动规律,更好发挥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用人单位的主体作用,使外国人才的专长和中国发展的需要紧密契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引进国际人才须引入市场机制,企业和组织要在国际人才引进工作中居于主体地位,通过人才中介公司、咨询服务机构提供专业化的人才和信息咨询服务;政府应实现角色转型,避免“越俎代庖”,着重解决“市场失灵”出现的问题。

    

    在引才工作中,政府要与企业及社会专业组织形成良性互动。通过建立和完善市场准入标准和市场运作规范、加强市场监管、建立和完善全国引才服务网络体系、开辟高层次引才渠道、建设国际人才网上交流平台、积极培育和发展国际人才中介、发展中国国际人才市场等多种方式,为企业和组织的引才工作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并提供相关服务。

    

    培育运行有效的国际人才市场体系,要加快国际人才资源信息平台建设。加强国外人才信息资源收集和开发,分级分类建立海量国外人才数据库,持续跟踪关键人才,完善国外人才评价模型和测评体系,及时监测和发布国外人才需求信息,逐步实现国际人才资源全国互通共享。构建政府引导、市场配置、中介服务、人才流动、单位聘用的引才用才新模式。

上一章 下一章

看小说就用200669.com

字号

A-

A+

主题

护眼 旧纸 桔黄 纯黑 实木 淡紫 浅灰 灰蓝 暗灰 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