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国子监讲学
两仪殿。
李世民坐在椅子上,手里拿着李承乾在诗会上吟诵的诗文,高兴地说道:“太子成材了,真的成材了,文武双全。”
赵公公附和道:“老奴听闻弘文馆的学士议论,说太子那首悲秋诗堪称绝世经典。”
弘文馆是李世民的御用文人组成的最高学术机构,代表了大唐最高水平。
能得到他们的赞许,足以说明李承乾的诗文有多好。
李世民笑道:“朕原本还以为太子捉刀代笔,这次斗诗足以堵住天下人的嘴。”
李承乾吟诵的诗文太厉害了,不可能代写。
就像考试作弊一样,差生小明考了100分,第二名60分,谁都不能说小明抄袭别人的试卷。
“是啊,老奴听说祭酒大人邀请太子到国子监讲学呢。”
李世民惊讶道:“邀请太子到国子监讲学?祭酒亲自邀请的?”
赵公公点头道:“对,祭酒大人亲自邀请的。”
嘶...
李世民不敢相信,李承乾居然被邀请到国子监讲学,这也太扯了吧!
“这小子真出名了,居然得到了祭酒的亲自邀请。”
“魏王的伤势如何?”
李世民高兴之余,突然想起那个胖子魏王。
斗诗大会上,李泰被气得喷血,看样子很吓人。
赵公公说道:“伤势不容乐观,气海保住了,但要恢复的话,必须抄写《论语》《孟子》《诗经》一万遍。”
抄写经典文学作品可以增加儒道修为,这次李泰被伤得太重,文气几乎全没了,必须慢慢恢复,而恢复的方法就是抄写经典。
李世民听了有些发怵,抄写一万遍,这特么的好吓人。
“能恢复就好。”
李世民只能这样说。
“文学馆的其他文士呢?他们都是大唐的后起之秀。”
赵公公回道:“情况不一,有些还好,有些彻底废了,那个上官仪被震碎了气海,无法再修炼儒道了。”
呃...
李世民微微叹息道:“可惜了,这个上官仪本来是个好苗子。”
....
东宫,崇教殿。
李承乾坐在榻上,身上披着貂裘,天气开始变得有些寒冷了。
大唐董事长唐福正在汇报公司的经营情况,蜂窝煤垄断了长安洛阳的能源市场,茶叶因为兴阳商会跟进,市场占有率和利润下降,高度酒因为技术封锁,一直都很暴利。
听完了唐福的禀报,李承乾说道:“从铜官县到长安城的路要赶紧修一下,我说的水泥厂你要抓紧建造,然后再修建一条从长安城到洛阳城的水泥路。”
土法水泥的制作工艺要求不高,大唐时期的技术就能满足。
从铜官到长安是为了方便煤炭运输,长安到洛阳是为了打通大唐最核心的两个城市。
唐福说道:“事情一直都在做,但是小的担心一件事情,我们制作了水泥以后,万一别人又跟进偷学技术怎么办?”
古代没有专利法,别人偷学没办法。
李承乾笑道:“没事,他们偷学让他们偷学去,这对大唐有利,反正以后我是皇帝。”
别人偷学水泥烧制技术,烧制出水泥后,大唐的道路会变好,受益的还是朝廷。
唐福算了算,说道:“那我们自己修路就不划算了。”
修路要钱很多,而修了路以后给别人走,怎么算是亏本。
李承乾说道:“铜官到长安城的路,我们自己用的最多,不存在亏的问题。”
“至于长安到洛阳,我们修建起来以后,设置路卡收费,能赚回来。”
唐福第一次听说走路要收费的,古代只有进城收费。
“原来还可以这样啊。”
唐福感觉又开眼界了。
“慢慢学,你不知道的事情多着呢。”
“水泥烧制好以后,先给东宫送过来,冬天马上到了,我要建造温室暖房。”
古代的房子依靠木头,到处漏风,李承乾打算建造第一栋水泥房。
唐福马上去办。
张玄素从外面走进来,说道:“殿下,祭酒大人请您去国子监讲课的事情...您看这是不是能推掉?”
孔颖达是大儒,国子监是大唐最高学府,去国子监讲课,如果讲得不好,会让李承乾颜面扫地的。
“为什么?我不配讲课吗?”
李承乾已经答应了今天去国子监讲课了。
张玄素说道:“殿下,国子监不比其他地方,那里讲的是经学,不是诗文。”
他还有话没说,那就是李承乾对于儒学一窍不通。
以前,孔颖达给李承乾当过老师,教过儒学,李承乾学得一塌糊涂,在国子监也被其他学员嘲讽。
李承乾知道这个事情,笑道:“左庶子是怕我去了国子监再遭受嘲讽吧?”
“你放心,今非昔比,本太子今日去国子监不是受罚,而是去传道授业解惑的。”
以前的李承乾太垃圾了,居然被这些人嘲讽为废物,现在他要去一雪前耻。
虽然李承乾最近屡次出人意料,但张玄素还是感觉不保险。
“可是太子殿下...”
张玄素还想说什么,李承乾却换了衣服往国子监走去,李勣马上带兵护卫,诸葛牧和秦风形影不离。
国子监不在宫里,在宫外,所以要带上兵马,防止再出现刺客。
很快,到了国子监外面,原来贴在大门上的名言已经撤去,换上了李承乾的四句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祭酒孔颖达带着国子监的老师和生员在门口迎接。
“太子殿下。”
孔颖达只是拱手一礼而已,他当过李承乾的老师,身份不一样。
李承乾却恭恭敬敬地回礼,他今天要表现得知书达理,让这些曾经嘲笑过的人刮目相看。
“老师好。”
李承乾朗声说道。
身后的老师和生员都感觉很稀奇,没想到李承乾这么有礼貌。
“今日太子到国子监为我们授课,是一件大喜事。”
“太子请。”
孔颖达高兴地说道。
李承乾和孔颖达一起往里走,张玄素和李勣跟在身后,他们感觉这个世界都疯了,孔颖达居然给李承乾行礼,李承乾居然到国子监授课。
“我怎么有种荒谬绝伦的感觉?”
张玄素低声说道。
李勣也摇头说道:“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不仅他们感觉荒谬,国子监的老师和生员更是感觉不可思议。
他们从孔颖达那里得知了李承乾说出的四句话,确实很震撼。
可是以前那个狗屁不通的太子,今日居然要来授课,这就很过分了。
“祭酒是不是老糊涂了?”
“不知道啊,可能祭酒大人也未能免俗吧。”
“你的意思是,太子的地位稳固了,所以祭酒大人故意讨好?”
“我看有这个成分,你们觉得短短数月,太子能从一个废物变成足以授课的大儒?”
国子监的生员和老师都在私底下议论,认为孔颖达是为了讨好李承乾,实际上的李承乾仍旧狗屁不通。
“少说两句,等下太子讲学,我们听听不就知道了。”
众人点头称是,就看李承乾上课的时候能说出什么来。
到了课堂上,一个高台搭起来了,孔颖达坐在旁边,台下是国子监的生员,数百人坐在底下。
这个架势,不像是公开课,更像是高僧讲经说法。
李承乾缓步上了高台坐下,俯视底下数百人。
其中有不少曾经奚落过李承乾。
虽然李承乾贵为太子,但国子监比的是学问,李承乾以前一窍不通,被奚落也属正常。
但今日,他坐在了讲台上,他们这些人在底下听教。
孔颖达走到了侧位,开口道:“今日,国子监请太子授课,你们要好好听讲,听完后,每个人要写万字的心得体会。”
呃...
孔颖达这话,听起来就像看完一部电影,或者去春游以后必须写一篇作文一样恶心。
李承乾前世上学最讨厌老师这样。
不过,别人写听后感,那就不一样了,好爽!
“太子殿下,请开始授课吧。”
孔颖达用期待的眼神看着。
张玄素和李勣坐在了台下,等着李承乾开讲。
所有人都很好奇,今日李承乾能说出什么东西来。
看小说就用20066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