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何为天下
国子监外,李世民带着秦琼,慢慢走进了院子。
李世民也很想知道,李承乾今天能说出什么东西来。
他没有带很大的排场,而是悄悄地进去,坐在了后排。
李承乾高高坐在台上,孔颖达谦逊地坐在旁边,台下数百生员翘首以盼,等着李承乾高谈阔论。
台上。
李承乾扫视众人,开口道:“读书为何?”
一开始,李承乾就问了读书人最根本的问题,读书到底是为了什么?
台下的生员跟着思考起来,他们每个人读书的追求不一样。
有的为了做官,有的为了求学,有的根本不知道为了什么,浑浑噩噩。
“我说过四句话,你们已经贴在了门口,或许有人觉得我说的太大,我们做不到。”
“但是,孔圣说过: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
“我们必须志存高远,然后求学。”
李承乾侃侃而谈,底下的生员听得连连点头。
李世民在最后面听着,也微微颔首,感觉李承乾真的彻底变了。
“没想到太子居然能在这里讲学,几个月前,太子还被赶出国子监。”
李世民感慨无限。
秦琼也说道:“太子问的问题真好啊,读书就该志存高远。”
秦琼比程咬金读书多,所以听得懂。
程咬金现在赶着马车,到处收赌债,这厮赚疯了。
李承乾继续说道:“那么,我说过,读书要为生民立命,为何是为生民立命,而不是为皇帝,为本太子呢?”
“那就说到什么是国,什么是天下?”
“国是谁的?国是天下的人的,有土有民才是国,先贤说过,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非君王之天下。”
“就像大唐,是谁的?是李二的吗?是我的吗?不是!”
“大唐是你们的,是天下百姓的,因为有你们,有天下百姓,才有大唐。”
祭酒孔颖达听得目瞪口呆,这些话先秦的贤者说过,孟子也说过,但现在的儒生都不敢说。
李承乾却当众说了,这境界,比李世民还要高啊。
把天下百姓放在首位,说天下王朝是百姓的,不是李家的,这胸怀,这见识,可以比肩先贤了。
底下的生员纷纷赞叹李承乾心胸开阔。
李世民却被气炸了,说天下不是他的,还给自己取了个外号“李二”!
“逆子!”
李世民低声骂了一句。
“所以,为了国家、朝廷,必须是为生民立命,而非为君王立命。”
“这也是我们读书的出发点,我们要谨记,不忘初心。”
李承乾说完,台下掌声雷动,生员都说李承乾说的太好了。
“太子心胸,不是我们能揣测的。”
“有如此见识,太子必成一代明君。”
“我很期待太子登基后会如何治理朝政。”
原本看不起嘲讽李承乾的生员,此刻都黑转粉,希望看到李承乾登基称帝的一天。
“那么读书,该读什么?”
李承乾继续说道。
“本太子在芙蓉池斗诗大会上,妙手偶得几首诗文,你们是不是觉得很好?”
“如果你们觉得好,那就是大错特错,文章乃是身外之物,好比豹子的皮毛,是修饰,读书要的是内涵。”
“就像李泰,在府上搞什么文学馆,日日吟诗作对,却从来没有治国理政的大道,这就是歪门邪道。”
虽然李泰已经被废掉了王位,还被气得吐血,但他的文学之名还在,很多人还觉得李泰有学问。
李承乾在国子监公开说李泰只顾诗文小道,没有治国理政的才华,这是杀人诛心。
这话别人不能说,只能李承乾说。
因为李承乾在斗诗大会击败了李泰,他现在是大唐的诗圣。
一个诗圣亲口告诉他们,作诗只是雕虫小技,他们都会信服。
“读书是为了明理治天下,那读书该读什么?当然是孔孟之道!”
“孔孟乃是圣贤,这一点,祭酒大人最有发言权,大家要跟着祭酒大人学,这是家学。”
孔颖达这次很给面子,请李承乾上台授课,所以李承乾也吹嘘一下孔颖达。
果然,孔颖达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
他最骄傲的就是自己是孔子的后代,他的经学是家族传承。
底下的李世民却很不爽,低声说道:“这小子情愿吹捧祭酒,也不愿意说朕的好话。”
秦琼只能笑一笑,不好评论。
台上,李承乾继续说:“只要学习孔孟经典,我们都可以成为圣贤。”
说到这里,台下一片寂静,大家用疑惑的眼神看着李承乾。
学习孔孟之道没有错,但是所有人都可以成为圣贤,这话就吹牛逼了。
看小说就用20066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