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风欲静而树不止

下载APP

第24章 风欲静而树不止

  今日午时前县试的发榜就会贴出来,阳光洒在古朴而威严的京都府衙门,栩栩如生的麒麟飞檐,有着一股肃杀之气,厅堂内几位考官在激烈讨论着,而衙门外熙攘的人群,都在焦急等待发榜的结果。

    等待的考生们,都是经过前面四场过关斩将的学子,走到这一步谁都不容易。他们或作焦虑状,来回踱步,频摇纸扇;或信心十足,不悲不喜,淡然处之:或故作镇定,强作笑颜,内心纠结。但是这些人都是围在衙门的大门口,唯独有个是远远的坐在一辆马车上,双目微微闭着,似睡非睡的样子。这个少年约摸十一二岁,面容中虽带着稚气,但是那棱角分明的五官,又给人一种硬朗和坚韧的感觉,不是贾环还是谁?

    “因为娘是姨娘,这个道理你长大了就明白了。”赵姨娘的这句话一直徘徊在贾环的心头,让他有种说不出的无力感。仿佛这些日子以来,他所考虑出府的那些事,都只不过是一厢情愿的事情。在现实中,这些牵牵绊绊远没有所想那么简单。

    这时,京都府衙门走出来一队衙役,把一张大红告示贴在门口的布告栏上,熙攘的人群顿时就叫嚷起来,争先恐后地往那边拥挤过去。

    “环哥儿,好像已经贴出了了!”赵国基在一边跑过来说道。

    贾环睁开眼睛一看,那布告栏围得是水泄不通,现在哪里能看得到。便说道:“等他们看完了,我再去看吧,小胳膊小腿的挤不过人家!”

    县试最一次发榜,才将所有被录取的考生依名次横排,用姓名发案,称为“长案”。第一名,称为县案首。通常在第五十名之下,用朱笔画一钩,其形有如椅子的椅面和靠背,以示截止。所以本朝考生戏称这第五十名为“坐红椅子”。

    这看了榜的考生们,有的哈哈大笑,得意非常;有的神情落寞,摇头叹息;有的三五成群结伴而去;有的形只影单无言退离……

    大约半个时辰后,留在告示栏看榜的考生已经不多了。贾环这才下了马车上前去看。他走的方向刚好是在“红椅子”这头往前看,这一个个,一个个的看过去,就是没有看见“贾环”两个字,不免让他的心慢慢纠结起来。

    等看到前十名,前面刚好有些人挡住了视线,贾环心中念道:“不会吧,难不成没有考上?”却听,前面有人说道:“你们听说了吗?这次的案首竟然只是一个十一岁的少年!”

    “啊!真的假的?”又一个人说道。

    “真的啊!就是因为怕人不服,这不才把他的答卷一起张贴出来嘛。这一看这少年的文章啊,还真是写的妙笔生花啊!不及啊,不及!”

    “这还真的是啊!唉……”

    贾环听到这里,感觉心中砰砰直跳,他们说的会是自己吗?见前面的人又已经散去,不禁抬头向告示栏望去,一边看一边找寻着……

    “第十名……第九名……第七名……第五名……第三……”当贾环看见第三名时,前面第一名案首的名字已经映入他眼帘:“贾环!”

    贾环提着的心终于落了下来,脸上露出了微微笑意,转身就往马车走去,对赵国基说道:“舅舅,去四海茶楼!”

    赵国基见贾环脸上笑意连连,不由问道:“环哥儿考上了?”

    贾环点点头,说道:“考上了,第一名!”

    “啊!”赵国基瞬间石化了,嘴巴张得大大的,好一会才笑了过来,说道:“好,好,好!我就知道环哥儿一定能考上的!哈哈哈……”说着,赶着车往四海茶楼而去。

    贾环到了四海茶楼的后院书房,见文翼、文瀚俩人已经在这里优哉游哉地喝着茶了,连忙上前对文翼、文瀚俩人行了个大礼,说道:“谢谢两位哥哥对小弟的扶持,小弟当铭感五内,终身不忘!”

    文瀚呵呵一笑,说道:“怎么?才考了一个县首就这么得意啊?八字都还只一撇呢,得意个鸟!没出息!”

    文翼接着说道:“好了,起来!这和你自己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四月初一还有府试呢,过了府试你才是秀才身份,如果再能过院试才能进国子监读书,国子监读书可不是简单的事,每月有月考,每年有年考,这落后可是要被除名的。后面又还有秋闱、春闱、殿试,好几场大考呢,你才到哪里啊!”

    贾环说道:“谨遵二位哥哥教诲!”

    ………………

    荣国府,东小院,贾环的房内。

    赵姨娘、迎春、惜春、彩云、宋嬷嬷几人心不在焉地聊着顽话,一边却时不时望向院门,盼望着贾环归来。

    赵姨娘叹了口气,对宋嬷嬷问道:“宋嬷嬷,现在什么时辰了?”

    宋嬷嬷走到门口看了看天色,回来说道:“赵姨奶奶,应该过午时了吧!”

    赵姨娘又望了望院门,有些焦急地说道:“不是说午时前放榜吗?怎么还不回来?我那兄弟也是,千嘱咐万叮咛的让他一有消息就回来告诉我,到现在也不见个人影。一个个都是不让人省心的种!”

    迎春微微笑着对赵姨娘说道:“姨娘也不用急的,想来环弟是遇到什么人了,不会有事的!”

    彩云也过来安慰赵姨娘说道:“姨奶奶放心吧,二姑娘说得不错,三爷也应该快回的了!”

    惜春觉得无聊,便在屋子里走走看看,却见书案边放着一把古筝,不禁疑惑地问道:“咦?怎么三哥会弹琴吗?”

    迎春转头一看,笑着说道:“四妹,那不是琴,是筝!”

    彩云接着说道:“三爷会弹的,只是自准备参加这童子试以来就没有动过了,每天看书都是看到很晚才睡的。”

    赵姨娘听了眉头一皱,说道:“这样怎么行?彩云你也不劝劝他,别读书读坏了身子。”

    彩云微微一笑,说道:“劝了的,只是三爷每次都说时间不多了,再不努力点,就来不及了,说什么也不管用。”

    赵姨娘又叹了口气,说道:“这小子从小就是主意多,也不知他心里到底想些什么,唉……”

    迎春说道:“姨娘,其实三弟打小就用功的读书的,也从不做什么出格的事,有些难为他的了。”

    赵姨娘听了迎春的话,不觉心中一酸垂下泪来,说道:“我又哪里不知道环儿自小懂事,只是我这个娘累了他罢了!”

    赵姨娘的话音刚落,贾环的声音传了过来:“谁说娘累了孩儿啊,没有娘的照顾,孩儿今日也考不了县试的第一名啊!”

    众人循声往门口望去,只见贾环笑嘻嘻地走了进来,到了赵姨娘的身边,又为她抹去面上的泪痕。

    惜春是最先反应过来的,她一下子跑到贾环身边说道:“三哥考了第一名?哇,三哥好厉害哦!”

    赵姨娘转过神,也惊喜地说道:“环儿真的考了第一名?”

    贾环微笑着点点头,抓住赵姨娘的手,说道:“真的,等四月初一要再参加府试,过了的话就是孩儿秀才了。”

    赵姨娘顿时高兴地喃喃念叨着什么:“老天开眼,菩萨保佑……”之类的话语。

    迎春也笑着跟贾环说道:“环弟,恭喜你了!”

    贾环走到迎春的身边,说道:“二姐,不论弟弟以后有多大的成就,都是源于姐姐你的自小教导,我们不说这些客气话,好么!”

    迎春微笑着点点头,贾环又说道:“大家都还没吃饭吧,我买了些菜回来,让舅舅送到我娘的屋子里了,我们一起过去吃吧!”

    惜春笑道:“是什么好吃的啊?”

    贾环转头对惜春说道:“看了不就知道了,小馋猫!”

    惜春咯咯笑了起来,说道:“肚子饿了,去吃吧,呵呵!”

    众人便往赵姨娘那里去了,连日提着的心也都落了地,所以大家甚是开心尽兴。吃完了饭,惜春还是念念不忘贾环屋里的古筝,拿出了小女孩的撒娇卖萌的手段,吵着让贾环弹来听听。

    贾环对于惜春的这个小要求怎么会不应允,于是和迎春、惜春、彩云又回到他的屋里,顽闹到夕阳西下方散了开去。

    当晚,贾政又去了赵姨娘处不得而见。这一而再再而三的,赵姨娘不见贾政的事终于在府中传了开来,各种小道消息说什么的都有,什么恃宠而骄、存心生事啦,什么心怀怨恨、暗中捣鬼等等,甚至直接传到了贾母的耳中。

    贾母本就不喜赵姨娘母子,听了这些还了得?于次日宝玉、宝钗、黛玉、三春姐妹等请安之时,便让丫鬟唤了赵姨娘过来,足足立了差不多一个时辰的规矩。这样一来,赵姨娘、贾环的日子就显得难过了,府中上下的人无不像躲瘟神般避开她们母子,就连日常的饭菜也低了好几个等级,几乎和最差等的丫鬟持平了,饭是粗粮,菜是青菜、豆腐之类的,不见半点油腥。

    这还没完,紧接着王熙凤那里传来话,说赵姨娘和贾环这里的丫鬟、婆子等,每人的月钱均减半,不禁让她们都苦巴着脸,不敢言语。

    对于贾政这事,贾环是劝说过赵姨娘的,只是她就是不听,作为儿子的又能怎么说呢?加上这府试的日子又将近,想着等过些时候再想办法处理了。同时,也让宋嬷嬷告诉小鹊、小吉祥等忍耐下再说。

    俗话说:风欲静而树不止。贾环越是想息事宁人,事情却偏偏要往他这边撞来。

    

    

上一章 下一章

看小说就用200669.com

字号

A-

A+

主题

护眼 旧纸 桔黄 纯黑 实木 淡紫 浅灰 灰蓝 暗灰 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