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白鹤书院挑水生

下载APP

第63章 白鹤书院挑水生

  第二天。贾环晨运回来,便到了赵国艳的房里。此时,宋嬷嬷、小吉祥、语琴、如霜、月牙儿一边正摆着早饭。赵国艳刚巧从里间出来,笑着说道:“环儿,来!陪娘一起吃早饭。”

    贾环微微笑了笑,“好!”又道:“也正有件事和娘说。”说着,和赵国艳一同到了餐桌前坐下。

    赵国艳如常跟宋嬷嬷、小吉祥、语琴、如霜、月牙儿说道:“都坐下一起吃吧,别忙了!”众人应了一声,等都准备完毕才坐了下来。

    贾环淡淡一笑,说道:“娘,我们要搬家了!”

    “搬家?”赵国艳刚刚拿起筷子,讶然地又放了下来,又道:“为什么?住的好好的,搬那里去啊?”周围的宋嬷嬷、小吉祥等也都愕然地看着贾环。而语琴、月牙儿是知道这事的,且昨晚就和如霜说起,所以她们三人倒不觉奇怪。

    贾环把昨日太上皇赐了宅邸的事说了一遍,接着又道:“这是皇家的旨意,不搬也不好,怕给人说三道四的!”

    “搬,搬!马上搬……”赵国艳听完这事,早已眉开眼笑了。她虽没什么文化,但贾环小小年纪就能得皇帝那样的人物夸赞和赏赐东西,还有什么比这更高兴的事呢?当下手指往他脑门上轻轻一点,又笑道:“臭小子还瞒了我一个晚上,皮痒痒了是不?”宋嬷嬷、小吉祥等也都笑了起来。

    贾环见赵国艳高兴,也就接着说道:“那里家具那些什么都有,住进去也不用搬太多的东西,只是这里也需要人看着,孩儿的意思是……”赵国艳静静地听着,“孩儿的意思是就把这个地方重新修建一番,以后就是赵府了,也就是舅舅家了!娘,看这样行么?”

    赵国艳先是一愣,而后眼眶瞬间红了起来,忙拿出锦帕抹去打转的泪水,笑着点点头,“嗯,都听你的!这样一来,娘这一辈子也对得起赵家了,娘高兴……高兴!”说着,不由又哭了出来。

    多年来,在赵国艳给贾政为妾时,无时无刻不想着帮衬一下赵家,可惜的是,在偌大的荣国府里,等级森严,更兼里里外外一重一重的势力,压得她永无出头之日。想往日在贾府,从宫中送出的赐物,大大小小主子都有份,却只是贾环没有。贾环什么都没有,没有任何的理由,就只有一条,那就是名份,那就是有意要处处明摆出来的一个等级一种区别一种歧视。如果不是贾环自己争气,赵国艳实不敢想这日日煎熬的生活什么时候是个头。赵国艳的家族不是别人那样的世家,在贾府没有资格分享政治红利,这点她也心知肚明,不能说也不敢说,只有把血泪往事肚里咽。

    而今日,贾环给了赵国艳一个想都不敢想的赵家未来,让她看到了一个希望,而且这个希望极有可能在她和赵国基手中实现,让她又怎能不喜极而泣?

    贾环能体会赵国艳的心情,也不劝她什么,等她平复了情绪才又说道:“娘,舅舅那边就由你和他说了,这段时间娘替他找个好人家,等孩儿把这改建好了就让他们成婚。”又道:“只是有一点,娘也要和舅舅说明白,不论以后日子过得如何,都不要忘了以前的苦日子,不改初心方好。”

    赵国艳点点头,她不是笨人,自然明白贾环的意思,赵家万不可因为日子好了,就像别的暴发户一样,富贵不知穷困日了,说道:“环儿的话,娘明白的,先不说你舅舅赵国基不是那样的人,就是以后他的儿子、女儿敢胡作非为,娘也一样收拾了他!”

    贾环笑道:“娘真是越来越厉害了哟!”

    赵国艳白了贾环一眼,“要不能生出你和你姐这样的人儿来,也不照照镜子!哼!”这话逗得一桌子人都笑了起来,笑声飘出了屋外院子里,又荡向墙外……

    ………………

    搬家的事对贾环他们来说,其实就是搬一些个人物品而已,本就无需过多的准备。新宅院中,赵国艳住了富贵堂皇的锦韵院,贾环住了墨香书阁。赵国艳也不知出于何种原因,把如霜、语琴两个给了贾环这边,说这样也免得他这里显冷清。贾环没有拒绝,因为他都已经打算去书院读书的人了,这里有她们住着也不至于冷清。于是,加上朴居雅墨香书阁也就住了五个人。另外的贾芸和十九个女孩子也跟了过来,住在西边的排房那边,日常负责打扫等一些事宜。

    东城外的宅子留下赵国基看守,一是为了看着马上就要开始的拆建,二则香皂的工坊并没搬进新宅,需要人打理。而这里,也另外再买了些丫鬟仆人填补进来,事情都有条有序地进行,并未因搬迁而发生什么意外之事。

    文翼让贾环去白鹤书院读书的事,在搬进新居的第二天,就禀明了赵国艳。又花了两天的时间画了些图纸,准备了一些东西,交代好贾芸、如霜、语琴、月牙儿等一些事情后,贾环也到了该启程的日子。这一去除了年节可回家外,算起来得分开两年多的时间,赵国艳纵使再不舍,可为了贾环以后的前途,她也只能忍痛分别。

    在贾环离开的时候,众人都是泪眼迷蒙的,赵国艳自是有一番关切的话语,叮咛和嘱咐。贾环也特意交代贾芸留意一下薛蟠的事,如果有什么意外就到书院来告诉他。

    话说白鹤书院位于京都南城十里外的白鹤山。其于新汉朝汉兴元年春建成,其资历刚好是和贾环同岁。而白鹤书院的院长余中正,就是当年出使西域迎回当今太上皇的使臣。由于他当年没料到迎回刘显,反使皇家发生了兄弟相争的事件,所以,心灰意冷地辞去了高官厚爵,就在京都城外的白鹤山建了书院,一心当起了教书先生,不问政事。

    余中正也正是因为当年之事,在白鹤书院设立之初,他便立下了三不收:一不收皇亲国戚,二不收权贵子弟,三不收富家子弟。

    书院的学生因此全都是一色的寒门子弟,自汉兴元年来,三年一次的大考中,书院的学生中举之人竟达十之八九,这在学界、官场都顿时传为美谈,“白鹤书院”四个字也传遍了大江南北,每年消尖了脑袋想进书院的寒门子弟多不胜数。特别是秋试以后,各地学者慕名而来,“负笈而至者,襁属不绝”。

    为了满足书院教学发展的需要,余中正在原来书院的基础上,扩大前后,各增一堂。堂内屋檐下的过道、侧屋、门、墙等以次毕具。书院内侧有一小室,取名“立斋”。二堂为书房,房的左右为南北窗。堂的后面为阁楼也称书楼。余中正家中过去就有藏书,后入京担任使臣时,又将各国书籍抄录了一些带回,并收集寻访公家、私人所刊行之书,共得十万卷,附在一起而珍藏在书院的阁楼上。取《六经阁记》中的文字,称藏书楼为“尊经阁”。尊经阁下面又有一堂,堂内有榜,专门张贴学院学子的成绩。阁楼的背阴处辟有一块小园子,凿池筑室,种草植树,为书院师生的游息之地。站在园子的后面,凭高望远,京都一偶的秀丽风光,尽收眼底。又在园后筑一间亭子,可以在此仰观俯察日月星辰风霜雨露之变化、鸟兽草木之宜人,如此使人荡开襟怀,心旷神怡。

    按着文翼特别交代的三不可:不可穿锦衣华服去书院,不可招摇持才生傲,不可不听院长余中正的话。

    贾环是穿了一身白色布衣来到白鹤学院的,把文翼的信递进去后,一个门人领着他到了阁楼后的小园子,跟着又进去一个书房,见到了一个相貌清秀、须发全白、面色红润的老者。

    老者双目如炬,打量了一会贾环,又看了其的信件后,方缓缓地说道:“老夫就是余中正,你是贾环,贾子贤?”

    贾环抱拳一礼,说道:“见过余老先生,小可正是!”

    余中正又说道:“年方十一,就已经连中三首了,老夫像你这么大时也没这本事啊,你还来这学什么?”

    贾环正容道:“学做人!”说完,就静立不语。

    余中正神色微微一动,“就学做人?不学做官么?”

    贾环答道:“学生觉得会做人了,自然才会做官,做人做事但求无愧于心便好。”

    余中正面无表情,“今年书院已经开学,学生的人数也已经满了,伙房那里倒是还缺些挑水的人,你如果愿意留下来,就挑水去吧!”

    “学生愿意。”这样的上学方式,贾环会愿意留下来,多是文翼让他务必忍耐的话。

    余中正没有再说什么,罢了罢手,那个门人就又领着贾环走了。

    ………………

    荣国府。梨香院。

    自薛蟠被锦衣卫抓走到现在已经过了二十多天了。这日,薛姨妈和宝钗把能卖的、能借的都梳理了一遍,终于凑足了一百万两银子。又在贾府管家赖大的带领下,把打死人的家仆和赎罪银交到了锦衣卫的内镇抚司衙门。

    自此,这事才真的算是解决了。而赎出来的薛蟠不但神容憔悴,整个人瘦了一圈都不止,精神上似乎还有些失常,总是在口中念叨着:“别打……别打……都招……都招!”薛姨妈和宝钗看着往日嬉皮笑脸的一个人,如今成了这番模样,心中哪能不如同刀割,悲苦之情更是无法言喻。

    薛蟠跟着薛姨妈和宝钗回到荣国府梨香院后,就躲进自己的房间再不愿意出来,除了给他送吃食的香菱是谁也不见,迷迷糊糊的日子也就这样过着。

    可是,薛蟠这次给家里带来的灾难无疑是倾家荡产。薛家已经再无什么风光可言,就连每日的花销用度,也是由王夫人偷偷接济,日子不由一天一天艰难起来。

    ………………

    

    

上一章 下一章

看小说就用200669.com

字号

A-

A+

主题

护眼 旧纸 桔黄 纯黑 实木 淡紫 浅灰 灰蓝 暗灰 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