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卷第43章倭寇5
“怕什么,希哈鲁部落的人天生嬴弱,不会有事的。”粘包贴用讥笑的语气安慰足利义仁。
“烟,狼烟,有狼烟,……”一名日本武士大叫道,足利顺着叫声向天空望去,只见天空升起了一道狼烟,明军发现他们了。
明军怎么会发现我们呢,难道附近的的女真部落已经投降明军了。
“后队变前队,快撤!”,足利义仁气急败坏地叫道。
足利义仁带着他的队伍从原路返回,急速撤退。不到一刻钟,队伍到了一个谷时。
站在山谷前,足利义仁踌躇不前,非常担忧,“如果敌人在山谷中设伏,我们可能就损失严重,甚至会全军覆灭了,该如何是好呢。”但此时他已没有退路,只好带领倭寇兵硬闯了,好在谷口地势并非特别险要,既使有埋伏,也有希望冲出山谷。
足利义仁带着150人的武士队伍山谷,一路上小心翼翼谨慎布防,一刻钟之后,终于平安走出了山谷。
“终于安全了!”足利义仁如释重负。
突然,箭雨大作,巨石、擂木如雨点般砸下,……
粘包贴的女真部落只有约50人的前队走出了山谷,粘包贴的大部队还有三百人被拦在谷内。
足利义仁一看,要么冲进谷中去救后队,要么攻占该山头,但要从山谷外攻占该山头几乎不可能。
思考片刻,足利义仁在粘包贴的强烈抗议下,放弃了救援女真后队,直接向海滩逃去。粘包贴舍不得离开自己的族人,但看到日本兵已经逃了,无奈,他也只好带着50人的队伍跟着逃了。
在海滩上,足利却看到整整齐齐排着四个方阵,这四个方阵分别打着明军旗号。好在人不多只有200人左右。其中有100人为弓弩手,50人为重步兵,50人为轻步兵,手持弯刀。
足利看到对方人数不多,打算硬拼,虽然他的士兵武艺并不高,可以他的勇猛,要击溃敌人的方阵并不困难。敌人弓弩厉害,可自己也有弓箭,虽然弓箭手已经被消灭了大半,但弓箭都在。
足利带领士兵往前冲,可在离敌人还有200米时,敌人的曲射的强弩就如雨一般飞过来,而自己的弓箭射程只有100米。李水所部所持强弩和硬弓,乃马岗所送,这些东西属于本卫工匠所造,这批工匠好不容易用新材料创造出了一批硬弓强弩,但由于太硬,被马岗视为废品,强弓太硬,自己的士兵根本拉不开,硬弩呢,属于单人硬弩,一个人拉不开,干碎就送蒙力了,连工匠也一起送了,没有想到竟然在这里派上了用场。
足利赶紧带着队伍后撤,可此时,已伤亡了10余人。
足利算了一下,敌人此刻大约有10部强弩,能够同时发射50支箭,还有80支弓,如果硬冲出去,敌人可发射5次,约650支箭,至少要伤亡100人。可自己又没有带盾牌。自己以100人对200人,凭自己的勇猛,也许可以打败敌人,但自己的人将伤亡贻尽,自己既使胜利,也只能以一个光杆司令的身份回去。
足利突然眼前一亮,这批人并没有挡在自己的船之前,离自己的船偏了100-150米左右,而对方要阻挡自己,势必要乱了排好的阵形,只要自己能够冲到船上就是胜利。
突然,背后一阵箭雨袭来,原来约50名明军从背后杀过来了。
足利不再犹豫,命令队伍绕过下面明军,向自己的船上跑去。
指挥明军方阵的是李水,在此之前,他已经成功的攻击并俘获倭船三艘满载奴隶的船,另外5艘已经逃跑至海上,但也不走远了,而在离海200米处俳徊,等候自己的队伍回来,李水特意为为倭人留一个口,同时又在弓箭射程之内,是因为不想和倭人硬拼,避免自己队伍的伤亡。在倭人狂奔时,他组织弓箭手和强弩对其进行集中射击,
当足利冲到海滩上时,他发现自己的船正从海面上过来,离自己尚有100米左右,“八格,这些支那人怎么这么多弓箭,似乎射不完似的,干脆和敌人拼了”
足利组织队伍向李水的队伍冲过去,但李水的队伍边后退边射击,冲了50米,又伤亡了20余人,此时,船已经离海滩不远了,足利义仁冷静下来,组织剩余的人向自己的船冲过去,此李水的队伍也一边射箭,一边缓慢向前进。
终于,足利义仁的队伍终于登上了自己的船,而此时,他只有90人了,包括粘包贴的20人。好在此时还有6条船。还有不少价值不菲的货物。加上原来守船的60人(,含粘包贴的女真人30人,原来的100人已经被李水用弓箭消灭了70人),一共还有150人。
此时,被包围在山谷中的粘包贴的300名女真人陷入了一片混乱,敌人的强弓硬弩如雨一样飞过来,无情地杀伤着粘包贴的女真人,在一片混乱中,有100多名女真人向东冲出山谷,向山上冲去,当他们快要冲到山顶时,一阵箭雨从天而降,粘包贴女真人向后狼坝逃窜,但后面同样是箭雨,而100名由明军组成的方阵,拿着明晃晃的大刀,从山顶的工事中走出,一步一步向女真人逼过来,大部分女真人看到大势已去,扔下武器,跪地投降。
足利义仁带着残兵败船向南撤退,粘包贴的20多人想要回去,足利义仁没有答应。足利将船分为两个小组,分别守着两条装着货物的船,足利亲自带着第一组,他派武大义秋带着一些弓箭手到了另外一组。
天渐渐黑下来,足利疲惫不堪,开始上床休息。当他快要进入梦乡时,突然,他觉得不对头,从床上跳下来。
既然狼烟已起,旅顺卫的明军势必会派军到小黑山,陆路太远,势必会走水路,足利惊出了一身冷汗。他马上召集剩余头领,布置作战准备方法。按照他的要求,马上灭掉所有的灯火,如果遇到明军,数量少,船小,则集中起来,准备应战,如果明军数量多,船坚炮利,则分散逃走,明军水军船大速度慢。大家各自逃反而方便。
夜深了,足利不安地在甲板上俳徊,突然,他看到远处有黑影在移动,是明军的大船,好象有三艘,他赶紧命令船全速向西撤离。但其他几艘船似乎并没有查觉,尤其是武大的船似乎还一头向明军的大船冲过去。
足利大急,连忙放了几颗信号烟花。大喊,“明军”,他的其余几只船都知道了明军,但明军也知道了敌人。
足利的几艘小般均掉头逃窜,但武大的船跑得最慢,武大大声叫道,“掉头,掉头,快”,但手下的弟兄如泥塑一般,绝望的望着船尾。顺着手下的目光,武大发现不知何时,一艘艘怪怪的船已经从宝船上放入水中,是湖面上用的车船,同时,大般上的弓箭手,对小般上进行压制性射击,武大义秋在那一瞬间明白,自己逃不掉了。
车船是湖面上用来短途运输的理想工具,船身狭长,因不抗大浪,兼带不了粮食而从未出现在海战当中。单如果只论速度一项,没有船可以和车船抗衡,靠脚踏推动轮浆而行的车船,速度比比赛的龙舟还快。
那是一条在水面上飞掠的利箭,武大闭上了眼睛。“呯”,车船头部的金属撞角深深地刺入了逃跑的倭船尾部,两船牢牢地结合在一起。“呼”,一个白脸大汉从空中跃下来,刀光一闪,把一个目瞪口呆的倭寇砍成了两片,他的同伴眼睁睁地看见,分开的肋骨里边,鲜血带着气泡飞向半空,阳光下,分外鲜艳。来不及同情,来不及后悔,车船上的大明水师飞将军从天而降,落到武大义秋的船上。李真安装在车船上弹跳板此刻显示出强大的威力,凭借这个跳板,提着沉重钢刀的士兵一个一个变得身轻如燕。
“妈妈”,死到临头,今川弘义扔下了手中的太刀,大叫着抱住了脑袋。一个明军士兵走到他的跟前,轻蔑地踢了他一脚,显然对放下武器的人不敢兴趣,转身加入了自己的队伍。今川弘义从手指逢里露出了眼睛,看见了同伴的血如雨般在空中飞溅。投降的倭寇并不多,手上沾满大明百姓鲜血的倭寇在做垂死挣扎,他们不敢投降,投降之后,他们不知道受害者的家属会不会把自己剥皮,他们欠下的血债太多了。
大明水师将士手握钢刀,向残余的倭寇逼近。倭寇如果不投降,等待他们的命运只有一个,死。当他们窥探大明财富的第一天,已经注定了他们的命运。
武大义秋茫然的举起五尺多长的大太刀,他已经受伤了,但他不能放弃。他举刀向一名明军砍去,明军领头的白脸大汉挥刀迎上,替这个明军挡下了武大义秋的大太刀。
就是他,这个白脸大汉,他曾杀灭了他带领的精锐武士分队。武大举刀再向白脸大汉砍去,“当”的一声,号称削铁入泥的太刀这次被对手削成了两段,上半截画了个漂亮的弧线,飞入了水中。白脸大汉却不屑地看了他一眼,退回了本队。大明将士围成一个半圆型,将武大逼在船头。
看小说就用20066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