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僧人 1

下载APP

少林僧人 1

  

    楔子

    这是一节普通的硬卧车厢,每个窗口面对面共有三层六张床位。

    这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车厢中虽然冷气开得很强劲,却仍旧弥漫着一股燥热之气。

    这个窗口的六个人都沉默地或躺或坐在自己的床位上。

    临窗的两个下铺,左边是一名衣冠楚楚的年轻白领,靠在被子上专心在他的手提电脑上忙碌。

    白领的中铺是一名瘦瘦小小的老板。之所以称他为老板,是因为他的外表的确太像影视中的老板——当然,是中等或中等以下的普通老板,真正的大老板是不坐火车、至少不坐硬卧的。老板百无聊赖地翻看着一本火车上买来的杂志,时不时打一个大大的呵欠。

    白领的上铺是一个埋头苦睡的海军军官,到现在为止,大家只看到了他的衣服,还没有看到过他的脸。

    白领的对面是个年轻秀气、学生模样的姑娘,带着几分矜持,总是低垂着眼,靠在被子上专心地读着一本英文小说。

    女学生的中铺是一个基层干部模样的中年男子。基层干部究竟有些什么样的共同特征?要具体说起来,真是一件难事。但是职业特征就是职业特征,有点阅历的人,稍稍注意就能判断出来。干部现在正在认真地读一本《半月谈》。最近取消农业税的呼声很高,取消之后首先受到冲击的便是他们这一批人,所以他的神情之间带着一点儿不无忧虑的严肃。

    女学生的上铺是一个看起来很麻利、爽快的三十多岁的女人,妆上得有点儿浓,不过不难看,带着一种有点儿夸张的生机勃勃,此时她正捧着手机收发短信,一时皱眉一时叹气,看得出十分投入。

    

    一、少林僧人

    军官下车后,他的铺位很快就有人补了上来,是一个年轻的、满脸风尘的老外。

    老外身上套着一件T恤衫,背面印着大大的“少林寺”三个字,正面是少林寺的山门画面。

    很明显该老外才刚拜访过这个武林圣地,因为T恤衫还很新。

    老外放好自己的行李,掏出一瓶喝了一半的水放在桌上,笑眯眯地向各位邻铺道:“你们好!”

    这老外的普通话虽然不能说得像大山那般字正腔圆,倒也算听得懂。

    白领很自然地收起电脑,请这位看起来很像亲善大使的老外在自己这边的铺位上坐下。

    白领的举动之间,有意无意地表现出他是经常与各种老外打交道的,所以与这位老外相处起来非常自然。

    现在看到老外已经不是件稀罕事,但是与老外,而且是一个会说普通话的老外一同坐车,还是很令人感兴趣的。所以各个铺位的旅客——除了矜持的女学生外,都活跃起来了,开始向老外问这问那,遇到老外的汉语不管用的时候,白领还当仁不让地充当了翻译。

    只是他译完其中一句话后,感到女学生的嘴角向上扬了一扬,心中不免跳了一跳。刚才那句话,别是译得不太对,让这学生暗地里笑话了吧?

    这样一想,后面他就不太敢放开来讲了,场面也未免有些开始冷下来的趋势。

    幸亏老外很快掏出了一叠照片,笑眯眯地介绍说这都是他在少林寺拍的。

    原来老外是个满世界乱跑的职业摄影师,难怪有种见人熟的亲切感。毕竟照片是不需要翻译的。

    老外兴奋地说,这一次在少林寺,他总算见到了仰慕已久的中国功夫,真正的中国功夫。

    言外之意是,影视中的“中国功夫”都不算真正的。

    李小龙功夫片时期,随便一个华人摆个Pose都会将洋人吓住,但现在洋人都知道飞檐走壁的真相了,所以大概不再将它当一回事。

    但是在洋人看来,少林寺真正的中国功夫又当别论。

    白领突然拎起一张照片,不无疑惑地道:“这是真的还是处理出来的?不会真有这种——功夫吧?”

    照片上是一个与墙壁几乎成九十度直角、向前疾行的僧人。

    照片拍到的是一名年轻僧人的后背,半袒的僧衣露出整个右肩与右臂,虽然是黑白照(不少职业摄影师都酷爱黑白照),但仍然可以看得出那僧人必定有着古铜色闪闪发亮的肌肤,肌肉结实,精气饱溢,背脊挺直得如一杆枪,飘动的僧衣又让他看起来如同一头正在迎风奔驰的猎豹。

    看到这样的僧人,你才会真正明白那句老话:枪怕老郎,拳怕少壮。

    这样的人一拳打出来,必定会有山崩地裂的气势吧?

    周围的背景都很模糊,就像你在高速奔驰的列车上所见到的两边一闪而过的景物。唯一清晰的,便是这僧人和他脚下的墙壁。

    这才是真正的飞檐走壁!

    对于白领的质疑,老外好像受了莫大的侮辱一般,脸上开始涨红,嚷了一大串话出来。等到白领听明白他在说什么之后,不由得红了脸,讪讪地连声道歉。

    老外嚷的是,他是一名忠实记录世界的摄影师,决不干这种欺骗人的事情!

    [作者按:这张照片是真实存在的,在某次国际摄影比赛中,拿到了体育组的三等奖,摄影者是一名老外,照片的题目就是“少林僧人”。]

    干部端详着这张照片,啧啧叹了一会儿,说当年许世友将军在少林寺时,也是有这等本事的。

    气氛再度活跃起来,临窗的旅客开始凑过来听热闹,不知是谁感叹了一句:现在除了少林寺这样的武学圣地,还有国家和地方武术队,只怕没有什么人再习武了吧。

    而最先反驳的,是女学生上铺的大姐。

    

    二、楼上邻居

    大姐是武汉人。

    据说武汉女人的特征是心直口快,比较接近北方。武汉方言也很有特征,可惜学不来。不然描摹一番,必定绘声绘色。

    大姐住在汉口一个普通的居民小区,楼下便是通往大街的小巷,小商小贩众多。大姐住在三楼,楼上楼下都是像她一样的普通工薪阶层。

    当然,四楼有一户人家可能比较富裕一些,因为那家的男主人每次在楼下小烟摊上买的都是一二十块一包的高档烟——自然是相对于这里的其他人而言。

    男主人高高大大的,爱说爱笑;女主人却又瘦又小,看起来不太爱说话,总是低眉顺眼地进进出出。

    日子长了,就有人上了心。

    谁?

    就是楼下卖烟的小贩。

    那小贩推测,这家人可能还算有钱。

    估量了一下自己的身板,小贩最后选了一个男主人不在家的晚上,偷偷撬门钻进那户人家,却被女主人发现了。小贩一急之下拿出了备用的弹簧刀,于是入室盗窃变成了入室抢劫。

    大家自然想象得到,在这个故事中,小贩毫无疑问地会遇到一个深藏不露的武林高手,这个高手自然应该是那个瘦瘦小小的女主人。

    当小贩的手腕被拧住、刀被夺下、人被打倒的时候,脸上的神情一定非常有趣,令人想到周星星同学的拿手表情:噢——啊——不会吧……

    后来大家才知道,女主人学过柔道而且级数还不低。所以,入室或不入室抢劫的仁兄们,以后在动手之前一定要想清楚,你看中的某个弱小对象,很有可能是一名高手——虽然这个概率很小,但是一旦碰上,你就倒大霉了。

    讲完这个故事后,大姐不无得意地补充了一句:“这件稀奇事,后来还上了报纸呢!”

    这么说是为了表示这决不是她夸大或编造出来的传说。

    [作者按:大姐所言不假,曾经某日的武汉某报上,的确刊载了这件奇闻趣谈。]

    大姐说完之后,颇有人附和说,现在不少女士的确都开始去练习比较时髦的柔道或是跆拳道了。

    白领犹豫了一下,接过话头道:“那也不一定。”

    

下一章

看小说就用200669.com

字号

A-

A+

主题

护眼 旧纸 桔黄 纯黑 实木 淡紫 浅灰 灰蓝 暗灰 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