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子回头 3
五、浪子回头
干部感叹说,乔先生若是哪个大门派出身的,这问题就好解决多了。
现在不少有名的门派(或是依附于它们的人士)都在办学校、办武馆,广收天下英才(当然,同时也广进天下财源),绝对没有绝技失传之虞。最有名的,大概莫过于少林寺旗下的众多武术学校。
不过他有一个亲戚却将小孩送到了武当山下的某个武馆中学武。之所以去武当而不是去少林,原因很简单:武当山离家近一些。之所以送小孩去武馆而不是去普通学校,原因也很简单:家里人都管不住了。
那小孩小时候究竟调皮到什么程度,干部也说不清楚,只知道其中一件事至今还在乡里流传:某次那小孩居然率本镇的另外几个孩子坐车去邻镇打架,两败俱伤后被各自家的大人拧着耳朵拎回去,临走时还撂下话来说,下次再来领教。
这一套基本上都是从街头巷尾的录像厅里学来的,这样发展下去就是个缩微版的古惑仔。
家里管不住,学校更管不住,无可奈何之下,家人干脆将他送到了武当山下的某个武馆中——
你不是爱打架吗?现在让你去打个够!
这年春节,干部见到了头一次被允许回家过年的小古惑仔,他已经长成个少年了。邻里亲友好奇地来打听他现在的情形,倒是父母说得多,少年说得少。
譬如:武当山下,那可真是武馆林立。再譬如:少年现在已经升级成一个教头了,每日都要督促新来的小孩练功。
儿时的伙伴最好奇的就是:若是再打一场,少年如今能够放倒几个人。但他们无论是好奇地打听,还是蓄意地挑衅,少年始终不肯露一手让大家看看。
说到此处干部不无疑惑地感叹:“小时候这小子皮得像只猴子,现在怎么变得如此文静了?而且从外表上一点也看不出他已经在武当山下呆了七八年了。”
[作者按:常常在想,所谓内家外家,区别很大,习练者的外表,一定也会有很大的区别。如少林僧人,一眼看去就能让人感到外绽的威胁;但是武当弟子,远的如张松溪,当时人的笔记说他看上去就像个普通的文弱书生,近的——大概干部的那名亲戚的小孩也能算一个吧?从外表一点也看不出是练了这么多年武的。]
春节过后,干部与少年同车离开老家。可怜的少年,即使练了这么多年武,仍旧晕车。习武改变了他的气质,却没能改变他的体质。
前些日子听亲戚说,少年已经参军,去了北京的一个武警部队。在武警部队里,只怕有不少这样的人。不然全国的武校武馆每年那么多学生毕业,都去哪儿了?总不能全去干保安吧?
谁要是以为武警就是在警校学的那几手散打,那可就大错特错了。当年让家里人头疼万分的顽劣少年,总算归入正途了。
家里人长出了一口气,车上的听众们也长出了一口气,纷纷感叹说,有些小孩,还真的只适合走这条路。
六、漂亮师姐
这个窗口的六名旅客中,只剩下女学生没有故事了。大家都觉得女学生不太可能遇上一名高手。
但是,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女学生还真的遇上了一名高手。
高手是她的师姐。
女学生说,她在一所着名大学读研,自我介绍时,她有些害羞地红了脸。
大家这才明白,女学生的矜持,不是因为清高,而是因为害羞。想必她一向是个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乖乖女,不太会和人打交道。
大姐首先叫了起来:“真看不出啊,我还以为你是大一大二的学生呢!”
女人总是对年龄分外敏感,女学生的青春,让大姐暗自感叹。
师姐是一名在职博士生,早已升级成贤妻良母,与她们这些应届直升的本科毕业生之间交往不多,所以女学生其实与师姐并不太熟。
师姐当年大概是院花级的人物,即使她现在已经不再年轻,仍是可以吸引不少目光的。
师姐的正式出场,本来可以更有戏剧性的。譬如说某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女学生和师姐上完专业课出来,路过某条偏僻小道,突然遇上歹徒持刀抢劫,师姐一个旋身飞腿,踢在歹徒的脖子上,将那歹徒当场踢飞出去。
[作者按:这个场景怎么这么眼熟呢?想起来了,这可不是《玉观音》里安心的拿手绝招吗?她先用这招踢伤了毛杰,后来又用这招踢伤了杨瑞。]
但事实是,大学校园的治安是比较好的,以师姐平时的行动规律,遇上拦路歹徒的几率委实不高。
女学生见识师姐的身手,完全出于一个偶然的、和平的机会。
那个周末,她坐在草地上的一丛灌木后看书,不料听到了师姐的声音。
师姐和她的几位朋友——也可能是同事,相约带了小孩出来玩。因为与师姐不算太熟悉,再加上师姐正忙着招呼朋友、看管小孩,所以女学生没有马上出来和师姐打招呼。
师姐和朋友们坐在草地上休息,小孩子脱了鞋四处乱跑,两个大一点的小孩翻起了跟斗。
他们尝试着想来个侧手翻,但是没有成功。师姐突然说:“我来翻给你们看。”然后轻轻松松地连续来了三个空手侧翻。
很显然,朋友们都被震住了。师姐这才说,她以前是她们县里武术队的队员。
朋友们相交多年,也还是第一次知道师姐的深藏不露吧!
为什么师姐会主动说出来呢?高手寂寞啊……
少年时的苦练,留给师姐的不但有生过孩子后依然苗条矫健的身材,只怕还有不尽的悠悠思量吧。
在寂寞中,师姐忍不住向孩子们和朋友们露了一点锋芒。直到现在,师姐也不知道,当时她的小试身手,还有另外一名观众吧?
这个故事听得大家感叹不已。有谁想得到,大学校园也是个藏龙卧虎的地方呢?
白领却听得心中别有一番滋味。他知道那所大学,也知道那片有名的草地。
晴朗的周末,草地的灌木丛后,躲着的都是一对对的人儿。
这个有些腼腆、矜持的女学生,之所以没有出来和师姐打招呼,想必就是因为还有另一个人与她坐在一起吧!
火车上的同车之缘,本来不是没有可能发展成一段新的缘分的,白领心中其实对这个年轻秀气的女学生颇有好感,还想着在下车之前怎么找个理由互通姓名、互换地址。但是现在看来,这初生的好感只能扼杀在心底了。
七、老先生
围过来听故事的旅客,已有堵塞交通之势。
本窗口的六名旅客已经讲完自己的故事,本来还有旅客打算接下来说的,但是有人要挤过人群去车厢另一头的洗手间,围在这儿的旅客们一阵忙乱,让路的让路,回座位的回座位,于是讲故事的势头被打断了。
路过的是一名中年人陪同着一位须发皆白的老先生。
火车就在这时开始拐弯,行李架上,一大瓶矿泉水突然滚落下来。
注意了,是一大瓶,大概得有好几公斤吧。
矿泉水瓶正好砸在老先生雪白的头顶。
老外惊呼一声:“MyGod!”
与此同时响起的,是各式方言包括标准普通话的惊呼声。
老先生没有“砰”的一声倒下去,而只是抬起眼看了看大家,摸摸头皮道:“幸亏没有砸着别人。”
老外的嘴张得更大,好半天,又是一声“MyGod”!
这水瓶居然随随便便就砸中了一名功夫高手!
老外第二次见到这位老先生,是在某电视台的一个综艺节目上。
该老外会说汉语,对中国功夫着迷,在少林寺呆了一段时间,还学会了一套罗汉拳,打出来倒也像模像样,拍出来的中国功夫照片还得了国际大奖。
所以他是各大电视台综艺节目都欢迎的嘉宾。
老先生是另一位嘉宾。
主持人介绍说,老先生已有103岁高龄。
老外第三次惊呼“MyGod”!
等到老先生为大家表演单手俯卧撑、悬空爬竿等一系列高难度动作后,老外和在座诸位都合不拢嘴了。
老先生被请来,不但讲中国功夫,也讲养生之道,这令人浮想联翩。
据说张三丰也是一位百岁老人。
[作者按:在某节目中见到这位老先生表演,的确是惊世骇俗。至于火车上的细节,或许有些夸张,但愿老先生不会因为凭空被砸了一回而不悦。]
写这个没有主角的故事,究竟想说些什么呢?
其实不过是想说:试问今日之武者何在?你我身边,就可能藏龙卧虎。
看小说就用20066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