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前朝旧梦
蝌蚪姬是金华将军青蛙神与美妇刘姬之女,刘姬是朱厚照的爱妃,朱厚照误认为蝌蚪姬是自己的女儿将其取名为“月苼公主”养在宫中,但后来出了种种变故,朱厚照得知蝌蚪姬不是自己的亲骨肉后让史官将其不予记录,事情还要从武宗皇帝的父辈孝宗帝讲起。
明代中叶的弘治年间,百姓们安居乐业。一代明主孝宗皇帝正在朝中与群臣议事,他所居住的这座紫禁城在金秋红叶的映染下显得格外富丽堂皇。阵阵地微风拂过吊在大殿檐下的风铃,传出的悦耳动听的铃声回荡在宫中的每一处角落许久未能消散。这是一天的早晨,泛出白色光晕的秋阳已经悬挂在了东边的阔云之上。有一行排成人字形的大雁正沐浴着阳光飞向南方的田野与丘陵。
此时,皇城的后宫里传来了一阵婴儿呱呱坠地的啼声,一个年老的宦官抱着新生儿跪坐在床榻边上满脸透露出喜悦的神色。
“娘娘千岁,实乃万千之喜啊。您诞下的是位皇子。”
“是吗!快抱给我看看。”那位娘娘说道。
这位诞下婴儿的娘娘史称张皇后,她是孝宗皇帝一生独爱之人。张皇后坐起身来抱过婴儿,只见这个孩子生的明眸皓齿乖巧可爱,一双水灵的眼睛里充满了对繁华世间的好奇,样子十分讨人喜爱。孝宗皇帝知道这个消息后龙颜大悦,给这个孩子赐名叫做朱厚照并在他两周岁时将他设立为东宫太子。
时光荏苒,弹指之间几年过去了。太子长大了许多。孝宗皇帝开始为他寻找老师教他读书习字,刚开始的时候朱厚照对读书颇感兴趣学习状态优良,太傅所教的学问一学便会,问的问题通常都是对答如流。但是时间久了他贪玩的本性就暴漏了出来。皇宫一直以来是一个供贵族们享乐的所在,从小养尊处优的朱厚照逐渐迷恋上了整日花天酒地的生活。他的东宫沦落成了一所安乐园,他和服侍自己的太监宫女们经常在一起嬉戏玩耍从而荒废了自己的学业。在东宫里面服侍朱厚照起居的主要是八个太监,他们深受朱厚照的喜爱。为了讨好太子他们每天都绞尽脑汁地思索太子玩什么才能够尽兴。众太监中有一个名叫刘瑾的人,因为他的点子最多所以也最得宠。有一次他命令宫女们衣着暴露的并排躺在地上露出自己的胸腹部,让太子殿下从她们的肚皮上踩过去将这个游戏称作“过肉桥”。这导致年少的朱厚照对异性产生了欲望,从此之后便更将学习置之不理了。
弘治十八年,从小就贵体抱恙的孝宗皇帝由于积年累月政务缠身,终于不堪重负一病不起,修养在了乾清宫。他身体每况愈下深知自己在世上的日子将不久已。有一天的中午孝宗皇帝用过午膳后在乾清宫里小睡,其间他做了一场离奇怪异的梦,这场怪梦拉近了他和死亡之间的距离。梦中,太子朱厚照已经继承了自己的王位,他的样子已是人到中年。此时他手中拿着将要批阅的奏折端坐在龙椅上,俯视着满朝文武大臣。像是在上早朝。就在这个时候,大殿的门外传来了一阵洪亮地唱颂经文的梵音,有四位衣着华丽且相貌奇特的西域番僧陆续走进殿来。这四位番僧,有一个长得肤色白皙且身高过丈,就像一座白塔一样。有一个长得皮肤黝黑且五短三粗,宛如一个黑色的冬瓜。还有两位看上去是上了年纪的,他们两人的眉毛都出奇的长,一直垂到了自己的腮边。但是他们眉毛的颜色有所不同,一个是僧人的眉毛是白色的另一个僧人的美貌是黑色的。这四个番僧走到大殿中央一齐跪倒在地给朱厚照叩头,朱厚照示意让他们免礼。
“圣上,我等是从西域而来打算东渡倭国的僧侣,今日朝拜圣上有一礼物奉上。”那个白眉毛的老僧人笑着说道,接着他将一个镶嵌着珊瑚与玛瑙的白玉宝匣双手奉上。
侍从接过匣子摆在朱厚照的面前,朱厚照发现这是一个有着精美雕刻纹样的玉匣,匣子上所雕刻的形象个个栩栩如生雕的分别是蜈蚣、蛇、蝎子、守宫这四种动物。只见蜈蚣的百足被雕的各不相同、蛇的鳞甲煜煜生辉、蝎子的双螯似在舞动,守宫的明目闪烁着华光。朱厚照看后不禁暗自称赞那位工匠的雕刻技艺。打量半晌后,他看着白眉老僧询问。
“西域来的番僧,你们所进献的宝匣名为何物啊?”
“回禀圣上,这个白玉匣子名叫五毒吐宝匣。”白眉老僧回答。
“哦?既然叫五毒吐宝匣可这上面为何少雕刻了蟾蜍的形象呢?”
“回圣上的话,匣子上没有雕刻蟾蜍是有缘由的,此时匣子的里面正装有一只吐宝蟾蜍。吐宝蟾是生活在我们西域神山圣湖中的一种灵蟾。这种蟾蜍能吐出人想得到的任何一种宝物,我们找工匠制作白玉匣并在上面雕刻精美的其余四毒形象就是为了能够吸引到吐宝蟾,因为蟾蜍是五毒之一,它习惯和其余四毒相聚在一处,而吐宝蟾的这一点特性又更为明显。所以只要工匠所雕刻的四毒形象能够以假乱真,便可以吸引到吐宝蟾使其居住到玉匣之中了。宝匣中五毒俱全所以我们便给这个它取名叫做五毒吐宝匣。”
朱厚照闻言一惊,他命令左右打开宝匣一探究竟。果不其然,宝匣被打开的一瞬间伴随着金色的光华映入众人眼帘的是一只闭着眼睛蹲坐在匣子中央的金色蟾蜍。这只蟾蜍一动也不动似乎正在沉睡着。
“这金蟾蜍就是所谓的吐宝蟾吗?寡人需要怎样做才能让它吐出宝物呢?”
“回禀圣上,此物就是吐宝蟾。让其口吐珍宝的方法很简单,只需取来一根柳条敲打蟾蜍的头并说出想要的到的珍宝名称就行了。”
朱厚照感到一阵地好奇,他按照白眉老僧所说的命人取来一根纤细的柳条拿在手中,他尝试着一边将柳条敲打在吐宝蟾的头上一边口中念道:
“象牙犀角红珍珠,凤羽龙鳞狮子鬃。珊瑚玳瑁全来到,银海金山尽吐空。吐宝蟾啊蟾吐宝,吐出宝物我有加封。”
朱厚照话音落定好一会吐宝蟾才缓缓地睁开了圆溜溜的双眼,它无精打采的打量着眼前焦急等待的朱厚照,张开大嘴巴吐出一件东西来。朱厚照定睛一看发现它吐出的根本不是什么珍宝,而是一枚小小的杏核。朱厚照顿时勃然大怒,他把装有金蟾蜍的玉匣狠狠扔在地上用手指着四个番僧大声叫骂。
“尔等吃了熊心豹胆不成,竟敢欺骗寡人!欺君之罪当诛灭九族,来人啊!快将这四个妖僧拿下拖出去斩首示众!”
御前侍卫得令后来在四个番僧近前将他们用绳子逐一困住打算推出殿外,令人奇怪的是这四个番僧明知自己死到临头了却显得丝毫没有惧意。他们的目光齐刷刷的看着被朱厚照扔在地上的玉匣。这时,那只金色的吐宝蟾从匣子里面爬了出来,它金色的皮肤逐渐破裂开来。接着,一只头戴金冠满身戎装背配护背旗手持钢叉的青蛙,从金蟾蜍皮肤的裂口处钻了出来,青蛙刚从蟾蜍的体内钻出,那只蟾蜍就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刷的一声萎缩成一张蟾皮瘫在地上。钻出来的青蛙见风长大眨眼之间就长到了成年人的高度,朱厚照和满朝文武大臣见到此状全都吓得魂飞天外,金銮殿内顿时乱成了一团。文官大学士谢迁不顾个人安危对着蛙怪投掷笏板,飞出的笏板砸中了蛙怪的额头,蛙怪大怒飞起一脚将谢迁踢出了金銮殿,谢迁重重的摔在了白玉石阶上许久没能爬起来。一个眉间有伤疤的将领见状大喝一声手提九环钢刀飞身来到蛙怪近前举刀便砍,却不料想这只蛙怪机敏异常。他的刀还未来得及落下就被蛙怪用钢叉抵住,刀柄被钢叉的夹缝卡住了,任凭那个将领怎么用力都无法将其抽出来。这时,蛙怪使出怪力将手中钢叉向上一翻,将领的九环钢刀就脱手飞出,径直刺进了穹顶的木梁之中。将领吓得转身就跑,却不知道自己的身后是一根支撑屋顶的金柱。他刚一回头就被撞的眼冒金星不省人事了。这时候大多数的朝臣都已逃出了金銮殿,大殿内只剩下四个番僧和几个年迈的老臣还有明武宗朱厚照了。蛙怪指着吓得抖作一团朱厚照放声狂笑。
“你......你是哪里来的妖魔,寡人与你无冤无仇为何要来此祸乱。”朱厚照战战兢兢的对蛙怪说。
“呱呱!我乃是天界的金华将军,今日受天帝之命来到人间,前来铲除大庆法王西天道圆明自在大定慧佛的,啊呱。”蛙怪发出不太清楚的人语声。
听蛙怪这样说明武宗朱厚照头上流下了几行晶莹剔透的汗珠,他二目圆睁显然是害怕到了极点。
“寡人就曾自称大庆法王西天道圆明自在大定慧佛啊!天帝派遣你要杀的莫非真是寡人?”
“呱呱!没错,就是你!今天你是在劫难逃了!速来受死吧!”
叫做金华将军的蛙怪说罢双手舞动起那柄锋利的钢叉,纵身跃起了两丈多高。在空中他将钢叉瞄准朱厚照的胸膛掷了过去。掷出的钢叉在空中划过宛如一道夜空里的流星,寒光闪现之间,一抹血红的液体从朱厚照的龙袍里喷涌而出,大殿里顿时浮起了一片血雾。锋利的钢叉不偏不斜正好刺进了朱厚照柔软的心窝。
“啊!”明武宗朱厚照惨叫着挣扎片刻后便气绝身亡了。
金华将军落在尘埃走到朱厚照的近前,拔出插在他胸口处的钢叉。后又拿起朱厚照刚才要批阅的奏折看了看,然后转过身对那几个受惊过度的老臣说:“尔等莫要惊慌呱呱,我乃是天界的金华将军青蛙神。你们看看你们的君王是在批阅奏折吗?这奏折上面还画着美人图呢。今昔为正德十六年,是明武宗朱厚照寿终之期。他在位的这些年干了多少错事啊呱呱,贪杯好色且爱财爱宝。今日一劫是他应得的报应,如今他死了,大明朝不可一日无君,下一任君王须让武宗的堂弟世宗朱厚熜继位,改年号为嘉靖。还有告诉所有看到我的人从此决不能提起我,不然明朝将覆。”他说完之后脚下生起一团五色的云雾,金华将军驾着这团云雾飞出了金銮殿消失在了浩瀚无边的天际深处。这时那四个长相奇异的番僧也相互解开了绳子,他们对着朱厚照的死尸深施一礼后也相继走出了金銮殿,消失在远方的霞光里。
孝宗皇帝噩梦做到这里已是吓得心惊胆寒,他猛然间睁开睡眼只觉得此时自己的五脏六腑内不断地翻涌澎湃着,紧接着胸口隐隐作痛起来,喉咙里散发着血腥味。他奋力的撑起身子靠在床榻边上,哇的一声把一口黑血吐在了地上。孝宗皇帝向黑血看去,发现那块血污的形状竟然像是一只跳起来的青蛙,吓得他不敢再看。他转过头去边用衣袖擦拭着自己额头上冒出的冷汗边自言自语道。
“我的皇儿朱厚照继位以后真会得到如此可悲的结局吗,若真是同梦中遭遇的一样可如何是好啊!大明若是出此等怪事,我死也不会瞑目了。”显然,孝宗皇帝十分敬畏神灵,他认为这场梦中的事情会变为现实。
伺候皇上的李公公在外边隐约听到皇上说话的声音,赶忙走了进来。
“皇上,您有什么......”李公公还没把这句话说完就看到地上有一摊血污,吓得他赶忙跑到皇上的榻前扑跪在了地上。
“皇上,老奴罪该万死,您身体欠安老奴未能及时察觉,真乃罪不可赦,还望您可以宽恕奴才。老奴这就去宣御医来。”
“不必了。”孝宗皇帝叹了口气无力的说:“寡人福薄命短,想必是就要驾鹤西行了,恐怕都看不到大明朝明天的太阳了。”
“哪能啊,皇上您与天同寿怎么说这种话呢,老奴这就去宣御医为您瞧病。您且稍后片刻。”
“你不用去宣御医了,御医也不能为寡人延续寿命。你速速去宣内阁大臣谢迁、刘健、李东阳前来觐见。”
“是,老奴这就去办。”李公公丝毫不敢怠慢即刻命人找来了谢迁、刘健、李东阳三位内阁首辅大臣。
看小说就用20066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