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月亮倒影水中流 为人要学老黄牛
秦海浪深深感觉到,经营公司不懂财务,无异于盲人骑瞎马,他决心补上这一课。他来到新华书店,买了财务管理方面的几本书,开始钻研学习。
秦海浪觉得,离开南苑宾馆他并不后悔,在那样的环境中,他也学不到多少东西。这几天,他特别留心招聘财务人员的广告。
路边有一个广告栏,广告栏信息中,有招聘财务总监、财务经理的,也有招聘会计、核算员的。他当个核算员估计还差不多,他想试试。他来到招聘单位,才知道这还是一家酒店。不过酒店的名字倒是挺吸引人的——荔枝湾大酒店。他想起了唐代诗人杜甫“过华清宫”中的诗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估计这个酒店的名字跟这首诗有关。他在街头见过荔枝,紫皮白肉,水灵鲜嫩,看着就让人嘴馋。原以为这里是产地,估计贵不到哪里,一打听一斤十八块,吓了他一大跳,看来产地的荔枝并不便宜啊,他没舍得买。
会计把秦海浪介绍到财务部部长办公室。部长问他:“有从业资格证吗?”
“没有。”
“哦。”部长说,“这里要一个核算员,主要负责记账、对账和催要欠款等工作。每天要记调料账、海鲜账、蔬菜粮油肉类账、烟酒饮料账,要核对吧台送来的日报单。抽空还要到欠账单位催要欠款。你愿意干吗?”
“我愿意。”
荔枝湾大酒店财务部听起来很大,其实很小,一共只有四个人,其中部长、会计、出纳、核算各一人。在这四人中,核算员职位最低。
秦海浪不但毛笔字写得好,钢笔字写得也非常工整流畅,各项账目记得工工整整、清清楚楚。他的记账工作马上就得到了大家的肯定。
对账也是一件非常细致的工作,既要认真,还要有耐心,很能磨炼人的性格。
干完自己的本职工作,还帮会计做凭证、记总账、记分类明细账,这些业务别人一指点,他就会干,而且干得都非常出色。
开小餐馆不存在赊账欠账问题,但赚头不大。开大餐馆,赊账欠账问题令老板很头疼。不给赊账,他们便不来消费;给赊账三回五回又要不来。有的顾客一要账就不高兴,分寸很难把握。老板交待的原则是:既要把钱巧妙地要来,还不能得罪顾客。这是一对矛盾,把握起来很难。
秦海浪记账、对账等工作干得都很出色,但出去要账半个月来还没有结果。这天天气很好,他搭乘公共汽车,来到欠账单位。
这是一个政府部门,领导正在二楼办公。他敲门进去,见领导坐在办公桌前看报纸。领导只顾浏览报纸,翻完一张又拿起另一张。秦海浪坐也不是,站也不是,实在憋不住了,微笑着问:“侯局长,我是荔枝湾……”
没等他把话说完,侯局长开口了:“吃你几桌破酒席,三天两头来要账,烦不烦人。”
秦海浪心想,这人咋毫不讲理,欠账还钱,天经地义。他不主动还欠账,还嫌人家撵到门上要账。说:“侯局长,我们也是没有办法呀!再说,我还是头一次来。”
侯局长这才抬起头来看了一眼秦海浪,慢条斯理地说:“我还要工作,请你不要干扰我的公务!”
“不是我想这么做。”他站在侯局长办公室就没有走的意思。
“你怎么不走?”侯局长满脸恼怒拨通他老板的电话,气呼呼地把秦海浪告了一状。
老板让秦海浪接电话,让他回来。他答应回去,可并没有马上走。侯局长说:“你怎么还不走呢?”
秦海浪说:“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我今天的任务是讨账,我没有业绩,回去无颜见老板啊。”
侯局长想,跟这种人较劲,有失自己的身份。他叫来会计,让核实一下欠账单,然后开张支票,把荔枝湾大酒店的账务清了,对部下说:“从今往后,不要在该店消费了!”这话显然是说给秦海浪听的。
秦海浪想,像侯局长这样赖账的顾客,不来消费也罢。
这笔欠账终于要了回来。老板批评秦海浪,清理欠账要灵活掌握,不要太死心眼。秦海浪说,这样的客户,咱宁可不要。老板说,为什么不要,只要给咱送钱,咱就接待。不管怎么说,秦海浪要回了前面核算员一直没有要回的这笔账,老板心里还是满意的。
秦海浪执着的要账方式,也会影响到老板与好朋友的关系。老板训他,他从不计较。他说,老板训他是对的,因为他的行为伤害到老板和朋友之间的关系,但他执着的要账方式也是对的,因为这是他的职责,他要替老板尽职尽责。老板听了他的这番解释,也很受感动,觉得他还蛮可爱的,也就没有过分地责怪他。
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秦海浪一共要回欠账五十多万元,大家都认为,他是一个认真负责的财务人员,很快就赢得了老板的赏识。
秦海浪在报缝中看到一则消息,外地来本市打工人员也可以参加本地的会计职称考试。
秦海浪准备了相关资料,来到考试报名地点,交了二十元报名费,领取了复习资料,打算先考个《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从领回资料的当晚起,秦海浪就开始刻苦攻读复习资料。他计划在两个月的复习中,把三本复习资料至少看两遍,难以理解的回头再多看几遍。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是利用星期天学生放假、教室空闲的时间在一所中学进行的。这次考试,秦海浪觉得自己发挥得还算不错,也就顺利地通过了考试关,领到了全国统一颁发的《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财务部郑会计临近分娩,需要另配一名会计,小广告贴出半月有余,来过几人面试,不是因为公司业务量大,就是因为工资待遇不高,最终没能招下。
出纳小高建议,可以让秦海浪试试。郑会计说:“对呀,他不是考取了《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我怎么就没想起呢?”
秦海浪早在他们张贴小广告时就有当会计的想法,可自己没敢奢望,虽说他考取了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但没有职称,觉得还不敢尝试。最起码等他考到了《助理**》以后再应聘会计也不迟。来财务部几个月,尽干了一些打杂的事情,总账、分类明细账、现金账、银行往来账,还有记账凭证之间的关系他倒是搞清楚了,可真正遇到问题,不知自己能不能像郑会计那样轻而易举地解决。他考取了《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程部长、郑会计、高出纳他们都知道。一般来讲,会计升财务部长,出纳升会计,核算员升出纳,大部分单位都是这样考虑财务部人事的。他目前是一个核算员,想一步当会计是不可能的,不考虑他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可出纳小高提出让他当会计是他没有想到的。
秦海浪用三天时间,基本理清了当会计的思路。
当核算员月薪为八百元,当会计月薪为四千元,单凭工资一项,就能看出天壤之别。他听说,郑会计是一位老会计,人品好,业务熟,经验丰富,应付工商、税务、银行方面的业务是一把好手。
当了会计,秦海浪才知道,这四千元还真不好挣。他以为挣四千元,只做荔枝大酒店的账。老板说:“我给你名片了,上面不是有四个公司吗?”言下之意这四个公司的账都由他一个人来做。而且每个公司要做四套账,对内一套账,对财政一套账,对税务一套账,对银行一套账。总共十六套账。内部账反映了公司的真实情况。对财政的账是为了争取财政的扶持。为了逃税,对税务的账面上出现的往往是亏损。需要在银行贷款,账面反映的又是一家有实力有偿还能力的公司,而且公司业绩不菲。除了对内账是真实的以外,其余的三套账都是假账。也就是说十六套账中,只有四套账是真实的,其余十二套全是假账。他学过“公司法”、“会计法”、“票据法”,做假账是犯法的事,这可怎么办?
老板说,他的名片上有四个公司,这说明不了什么。办十个公司的老板也有,但十个公司总不能聘请一个会计吧?这个老板听名开了四个公司,其实只有两处办公地点,一套人马。
荔枝湾大酒店一共十二层,公司办公设在最高层。秦海浪第一次来这里时,大门口挂着“荔枝湾大酒店”的招牌,十二层挂“宏达建筑有限责任公司”的招牌。没过几天,秦海浪乘电梯上到十二层,看到一块“富达绿色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的招牌。他以为自己走错了,看了看门牌,是自己的办公室。几个同事先他来到办公室,见他惊诧不已的神态,都暗自发笑。秦海浪问:“你们笑什么?”
小高说:“是不是找不到自己的办公室了?”
“对啊。咱门口怎么挂了另外一块招牌?”
“上面要检查富达绿色食品公司的业务,今天我们都属于富达公司的员工了,千万不敢弄错啊。”小高还告诉他,这块招牌是公司办公室人员刚挂上的。这里换招牌是经常的事情,上面检查哪个公司的业务,就挂哪家公司的招牌。不变的是公司职员。检查人员来可千万不敢提宏达公司的事情。听了同事的介绍,他才明白过来。
秦海浪刚当上会计,老板就让他做假账。他说:“我刚拿到《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真账还不熟悉,怎么会做假账呢?”
老板说:“假账好做,你闭着眼睛捏数据就行了,凭你的智商和能力,一天捏十个公司的数据也不成问题。”
“没有原始凭证,各类票据怎么做假?票据上的印鉴怎么做假?”
“需要做什么,小高能做。假文凭、假学历、假资质、假**、假工程师证件,她都能做。”
“咱正二八经的公司,怎么成了一个造假公司了呢?”
“没办法,现在什么都兴假的,按公司法开公司,公司非倒闭不可。”
老板让秦海浪做假账,秦海浪不愿意这么做,此事暂时僵持下来。
工作之余闲聊,小高告诉秦海浪,一次老板让她刻一枚公章,她说假**敢做,假公章千万不敢刻,私刻公章是犯法的行为,她坚决不干。最后花了五十元钱,在街上刻了一枚假公章,盖章后当面销毁。
没过几天,老板又来做秦海浪的工作,让秦海浪做假账。秦海浪说:“我是一个打工的,按说应该听老板的,老板让干啥就应该干啥。”
老板说:“哎,这就对了。你总算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我看过公司法,你是法人,出了任何问题,法人是第一责任人。”
“是啊,有什么我顶着,你怕什么?”
“我是替你着想,替你负责,才不做假账。”
“你替我负责?”
“是的,会计法规定,会计有监督总经理的义务,尤其在纳税等方面。”
“你就拉倒吧,替我着想,监督我,是怕你自己进班房吧。”
“无论我进班房还是老板进班房,对公司来说都不是一件好事。”
“为我的公司,我进班房,我愿意。”
“即使你愿意我也不愿意,我是会计,业绩没干下,把老板反而送进了班房,这不是我严重失职吗?”
“这?”老板说,“反正要应付财政、税务、银行这些单位,怎么做账,你就看着办吧!”
秦海浪发现,凡是老板让做假的,老板从来不说让做假,常说一句话:“你们看着办吧。”这句话看似简单,其实不简单,比如说有人追究做假,老板会说:“我让他们看着办,又没让他们做假。”言下之意,造假的责任就都推到了部下的头上。老板以为他很聪明,他的这一招部下谁也没有发现,其实不然,这一点秦海浪早就发现了,只是没有揭穿罢了。
老板见秦海浪死活不肯做假账,只好实话实说了:“咱们虽说有几个公司,但大都是空架子,这个公司贷款,需要那个公司作担保,也就成立了这么多公司,其实都是为了应付有关方面的。咱们的所有公司都处在原始积累阶段。哪个公司原始积累阶段不瞎做,偶尔出点格,违犯政策规定,也是情有可原的。你真要按公司法、会计法等有关法律条文办事,可以说什么也做不成,公司就办不下去。希望你能理解我的心情,也不是我就愿意这样做。”
秦海浪知道原始积累阶段的艰难,但不能因为艰难,就去瞎做。这是一个原则问题,绝不能妥协。
秦海浪发现,出纳小高不仅仅是出纳,她的抽屉里放许多塑料袋,这些袋里的所有东西都是假的,有假资职证、假**、假职称证等等,参加工程竞标需要什么证件,她就能造什么证件,因此而受到老板的赏识。
秦海浪问小高:“假**怎么造?”
小高说:“我专门花钱学过这个,可以把张三**上的照片挪到李四的**上,而且,做成新的**网上还可以查到。”
“你造假不怕犯法吗?”
“唉,哪个公司起步不造假?刚开始我也有点害怕,做的多了,也就无所谓了。没见哪个公司的人因为造假坐禁闭啊。”小高拉开抽屉让他看,笑咪咪地说,“这里面全都是假的,老板需要什么,这袋里就有什么。”
“都是你弄的。”
“嗯,都是我弄的。”小高打劝他说,“老板让你做假账,你就做吧。前面几任会计都做假账,没见哪个出事。谨慎一点当然好,但咱挣老板的钱,老板让做假,咱不做行吗?”
老板让秦海浪当四个公司的会计,做十六套账,听名挣四千元,算下来每套账只有二百五十元。小高悄悄告诉他,别看老板文化程度不高,算账谁也算不过老板。他认为,小高这话不无道理。小高还说,老板就爱精打细算,很抠门,给员工多发一分钱,就像割身上肉一样疼。秦海浪很感激小高告诉他这么多有关老板的信息。他也学得精怪起来,不正面说他不做假账,而是说,在四千元工资不变的情况下,每增加一套账的工作量,增加五百元。亦即每增加一个公司,也就是增加两千元的工资。这个公司他挣四千元,另外再增加三个公司的账务,总共就可以拿到一万元工资。老板听了秦海浪这番话,惊得目瞪口呆,心里盘算,这个秦海浪胃口真大啊!
为让秦海浪做假账,老板费尽了心思,但就是不加工资。秦海浪知道老板舍不得钱,也就拿加工资来拒绝做假账。玩了一阵子心理战术以后,秦海浪开诚布公地说:“要做假账,你找造假公司去,我做不了,也绝不会去做。”
老板说:“我掏钱雇会计,再找别人做假账,总不能一份业务出两份钱吧?”
秦海浪说:“既然老板这么说,我愿意辞掉会计工作。”因为老板绝不妥协,那只有秦海浪让步了,他决定辞掉会计工作。
(本章完)
看小说就用20066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