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6 失败的中国房地产业,成功的抑制娶妻生子,抚育优秀的下一代
第37章6失败的中国房地产业,成功的抑制娶妻生子,抚育优秀的下一代
一个好领导可以不是个好演员,但脸皮必须厚。
方闲道望着方清之,眼前忽然出现了长城,英伦海峡,第一岛链,环太平防线,火星前哨站,明日歌姬这些历史和未来上从没被突破过超级防线。真是令人无力的挫败感。这一场无妄之灾的起因最是简单不过。
创收企业退化成败家仔。
90%的企业在达到能力顶点后进入5~10年毫无价值的阶段。接着就会进入失血和严重亏损的阶段,从无例外。有死亡就有新生,没死亡就没新生。资源向更有效率的企业集中,企业数量减少。一批新人创造出新的企业,新企业又遍地开花。一枯一荣,循环不止。
表面上就是这样。
本质上是产品(商品(工具))的不断跳跃式升级换代。从IBM的大型服务器到PC机,再到现在的手机。基本呈现跳跃式升级换代情况。
商品也是工具,不断帮助个人提升生产力,进而创造更多的财富,使得个人与家庭生活的更加幸福。
不幸的是,80%的技术贡献都是西方企业做出来的。本土制造业和服务业从08年开始就是不断在退步。
08年开始发生什么事,就是最大一笔投资失败,在12~15年达到了失败的高潮。
中国最大的“亏损”行业就是房地产行业,尤其是商品房行业最为严重。企业的视角是赚到货币利润。
从国家的视角是全年的固定资产投资是为了提高生产力和生产效率,生产出更多优质的商品。
商品房子最大的功能是住,是娶妻生子繁衍后代的场所,为了抚育出更多更优秀的下一代中国人,中国劳动者。更多的优秀新生代人口,去创造更好的未来。
显然是一场惨重的失败。
购买到住房,背负一辈子贷款的劳动者,只是有了个放床的地方,而没法去利用商品房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从制造优秀人口,培育和培养劳动力方面讲,中国房地产行业浪费了4万亿的资本,10年时间,却制造出了一大批上亿的废物、废品,残次的劳动者。没能力赚钱,没能力创业,更没能力再次消费,去购再次买商品房。
从创业上讲,中国的经济和创业是从家庭作坊开始起步的,跟美国人的车库差不多。只不过中国人没车库,放下床就是家,收起床就是创业工厂。没门市房还没法注册公司,昂贵的门市商品房的高价终结了这一切。
房地产也进入了死循环,不赚钱,有价无市场。就是TM再多生出1个亿人口,这1亿人口上那赚钱来买房?他们的爹妈,爷爷奶奶不是怪物,能活1000岁,年年领社保还住房贷款。
要求70%的住房是小于90平小户型的策略是一个极度失败的“办法设计”,它直接忽略了商品的价值属性,这一要害。干预市场是对的,但不能违背根本的经济价值规律
住房作为商品功能崩溃,只余金融属性。商品房变成了庞氏骗局,击鼓传花游戏。建造大量房子却空置着,却无法产出更多的更多优秀人口。
存量博弈时代,资金再寻找最优价值的商品。
学区房的价格直接体现了商品房的特性之一,培养优秀的下一代人口。所以学区房的价格才一飞冲天。都是垃圾,学区房这团垃圾是垃圾中比较好的,资金抱团取暖都囤积在这不值钱中唯一值点钱的商品上
崩溃的时候都是以链条上的最薄弱点开始的。
西北部经济圈更为严重,以西北范畴为圈,你可以发现当地什么工业都没有,生产制造能力几乎为零,除了贱卖资源。
大面积的企业亏损,不赚钱。银行投资没回报,亏损,破产,总之就是钱打水漂。
大面积的消费者负债债累累,工资不涨,物价涨,节衣缩食,靠7、8个钱包才能还上银行的贷款和利息。
加上地方债和城债逾期还不上。各路牛鬼蛇神,只会花钱,不会赚钱,不去赚钱,赚不到钱,纷纷加入破产大军。一路破产最后到银行这最后一个钱袋子。当银行也没有钱,就GAMEOVER了。经济危机而已。
市场经济钱生钱的功能宕机,死机,卡死了。整个西北地区的也陷入死机状态,俗称流动性陷阱,投多少钱也没有用的经济静止区。
既然投资不赚钱,钱就都没影了。那个傻子会投100块钱,就为了拿回20块,把80块扔水坑里。钱都流向了更高效率的地区,南方~西方-美帝。
没钱,缺钱,还有一堆债务。
这就是最艰难的问题。
如何用有限度的钱,去生钱。用钱生钱,吸引更多的钱回来,再继续扩大钱生产。靠的是赚钱的企业。
其一就是怎么筹钱
其二就是选择那个行业,那个产业方向做为突破口。
其三就是把产业做出模型来,寻求国家的战略支持,渡过最麻烦的原始资本积累期。
思路都是差不多,关键是可操作的策略。
方闲道的挽救经济危机的策略和方清之的想法之间最大的鸿沟就是对待现在的存量的商品房问题上。
方闲道希望动用凯恩斯主义的策略和办法,外加哈耶克的思维方式。直接强行干预,迫使房地产市场直接挤出水分,压缩整个地方财政开支。把资金和人力资源从房地产市场的泥潭中抽出来,用于新兴制造业和服务业。
但是方清之不同意,而是希望通过注入流动性,通过流动性先把人救出来,保住一部分元气,由市场慢慢消化掉。避免发生更大的灾难性损失,导致更大的社会性麻烦。
所依据的就是,空想——想当然——有可能发生奇迹——领导拍脑袋的——我是神——天上掉馅饼计划的经济学理论。
虽然我知道我想的、说的、做的肯定不对,但是我偏要就是认为必须这么做。
奇迹发生了,本来能不死还活过来的经济复苏被活生生的搞死了。
对银行和金融体系注入流动性。让银行有钱,这件事很简单,钱就是一张纸一个数字。央行倒是可以多印点但是难点是钱怎么从银行出去。
最简单的就是每户家庭都发钱。
发钱也是一门高深的学问。政府搞的各种福利,医疗、养老、免费教育在本质上就是再不断的派钱,发钱。富国发的多,穷国发的少,或者基本不发。先进发达国家发的质量和含金量高。发展中的国家就是徒有形式,需要攒经验。
直接发钱发多了也是灾难。
直接给每户家庭100万更简单。市场上的商品数量是有限的。央行能印出100万的货币,却印不出来同样价值的商品。
商品还是那些商品,不能凭空变出来。白拿到钱的家庭,手快的先抢到商品,手慢的什么也买不到,只能把钱存银行。
钱存银行,存款利息涨( ̄︶ ̄)↗,还是不涨?银行是吃存贷差的,钱放银行里不生钱。要投放给企业,投放给消费者赚利息才省钱。这等于企业和消费者又获得一大笔钱,生产和消费贷款。
直接给每家100万,经过银行一圈,每家可支配新增资金会达到200万~300万。只不过其中100万~200万是借贷而来的。
这种印刷货币虚增出巨大的消费能力,只需开动印钞机就OK。但是每年商品的生产能力就那么大。不可能马上扩大。
购买力暴增,商品供不应求,价格暴涨,原料也会涨,涨了一圈,物价膨胀。最恶心的是消费者的购买力里有一半是靠借款来实现的。
但物价不会管这个,只看消费者手里可支配的收入,货币数量,甭管你是储蓄,还是工资,还是借的。需—供关系失衡,商品价格就看市场需求,而不是看商品的属性价值。
这等于物价超速上涨,涨过工资涨幅。消费者是花愿望大头钱,花高价买了不值这个价的商品,透支了未来。
最倒霉的是,消费者只是为了保值而购买商品,而不是真实的需求。导致整个市场的供销信息完全是乱套的,充满了各种虚假信号。
这就会严重错配资源。
资源是有限度的,每年的粮食、石油的产量就是那么大,人的劳动时间最多每天24小时,机器还需要检修。不是想扩大就能扩张大的。决策错误就会产生严重的资源浪费。
一个零件的短缺就会制约整件商品的生产数量。
一样基本的原材料资源短缺就会制约商品的生产数量。
劳动者的数量有限,时间有限,生产A就没法生产B,也会制约生产数量。
局部的零件和原材料短缺,导致整个商品中其他组成部分的零件和原材料也要限制在仓库内等待,这就是浪费。再次发出错误的市场信号。导致其他零件和材料的减产和停产。导致更多的零件和材料短缺。
如果人工干预和判断在失灵,各种局部短缺,会导致整个社会生产体系的资源配置全部乱套,产生更多的浪费。形成恶性循环。
巨大浪费后果就是银行投资打水漂,企业破产,劳动者失业。直接发钱会解决问题,解决危机么?
发钱也是个很难的事
方清之在自己的底盘内注入了30亿的流动性资金,引发的就是这个糟糕的后果。主要目标是为了救活、重启市场。
但是资金注入之后,货币乘数和溢出效应,全都再次流入那些僵尸企业,以及腐败、贪婪、黑社会、无能、愚蠢、麻木的人们组成的流动性陷阱当中。
这些无知的蠢材更有力气和资金,把市场劣币的功能发挥到极致,扰乱市场信息和判断。积极的跟方清之对着干。
泛滥的劣币沉重、彻底的把良币给赶出西北市场。
凯恩斯的政策也是发钱。但是市场不出清那些僵尸企业,负债累累的家庭。情况不会好转,反而会恶化。
凯恩斯的积极财政政策要保证市场出清那些应该被出清,被清除,被惩罚,被罚款和判刑的“资本巨鳄”、“黑帮”和“腐败官僚集团”。
树立一个正确的市场信号。
银行有了钱,就要投放贷款给企业赚取存贷利息差。但是投给谁?如果市场只还有那些糟糕的僵尸和黑帮企业。天天跑跑银行的还是那些负债债累累试图再借一笔去吃喝玩乐的,或者拆东墙补西墙的信用卡消费信贷。银行的钱就等于不断打水漂。
方清之完全没有办法实现这种出清,也忽略了这种市场出清。只是加强监管、专款专用、一项一事,强化审计。事前监管,事后审计做的也算到位。但是整个战略方向错了,战术上的成功只是加速失败。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没点水平,没点胆量,没个组织和默契,怎么完成私有化,贪官和奸商都是真正的技术派。这就是业术有专攻,有人擅长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的发家致富。有人就擅长坑蒙拐骗,靠皮包公司和空手道,官商勾结致富。方清之也是这方面的行家。但是高手总会碰上更高的高手,更不要说黄四郎们在鹅城是如何的根深蒂固,盘根错节,占据地利人和。
市场信息,还有社会信息和舆情,行政调研和情报,方清之这个空降官僚,都是掌握的三手,乃至四手信息。方清之陷入海量的垃圾信息包围当中,丧失了正确评估情况的能力,犹豫难决,进退都是难。
如何破局,让事情清晰起来。方清之把自己的儿子方闲道拽了过来,直接扔进了这个混乱的局势当中。实在是被搞的信心丧失,对任何人任何事都有点信不过了。
这也是让方闲道不满意的地方。虽然自己肯定是会骗人的,但是被揭穿了总是不得劲么。儿子聪明,老子肯定不笨。诸葛亮和周瑜要是父子肯定也会是仇家。
傻瓜和傻瓜在一起会开心,聪明人和聪明人在一起会闹心。
道不同不相为谋,不是一个道路上的人,肯定会相互欺骗。阳谋对阳谋的相相互欺骗。方清之很确定一点,方闲道是强力主张大开“杀”戒那条路线上的少壮派,代表了一大批的人。只要给了机会,“杀”掉半数的僵尸企业和地方的隐形富豪家族都是少的。
年轻人挑头的时候杀性太重始终不好,伤神,这种名气大,容易活不久。方清之还不想白发人送黑发人,搞的自己亲手拘谨儿子,或者父子相爱相杀,这就太脑残了。
死死活活的危机,只要有力气就要按住方闲道,但又不能不给空间,要给方闲道羽翼丰满的空间,将来有能力自保。这种苦心就不足为外人知道了。
对于这种属于核弹级别的高危武器。通常都是无限冷藏的。方清之不想自己的儿子将来被用,重用,但是限制性使用,限制性的捆住手脚的方式方法做事。那样会憋屈死的。
方闲道在构建社会关系和权势网络方面的造诣是拍马也赶不上老子方清之的,自然不太明白老子方清之在这方面的算计。但是方闲道是很承认专业权威和专业性。
政治经济学。先政后经,这个次序多数时候还要承认和重视的。内讧是最差的选择。
人生和事业都是一个求同存异的过程。相同的地方携手,争取更大的存异空间。只有如此才能因相濡以沫的内心,实现相忘江湖的自由和理想。
只是明明很简单的事,搞得这么复杂,也让方闲道很不甘心,但是指示还是的听。服从命令,才有上场机会。
方闲道为自己辩护得说道:“孔子那么好的人,搞教化,搞政治的时候,也宰了个抬杠的少卿同志。不流点血,这铁板一块的顽固的社会思路不会松动。不挂个人头刺激,都没人抬眼看一下你的改革和经济振兴计划。
工业化最不需要的就是地主。
辛苦做生意,做商人,赚完钱了,都扔到乡下去买地,收地租。这是封建地主。
搞企业,搞实业搞发了之后。到处买楼,到处买地盖楼收房租。这是现代地主。两者都是一样的最落后的食利阶层。安稳的食利阶层太多,太多,太庞大。导致整个社会的货币流动都是击鼓传花了。
房价先崩一半,不是要房地产崩,而是要实现更优化的布局。要封建地主,还是要现代资本企业家。还是混合的封建裙带官僚资本主义,这个糟糕的史莱姆怪物?最弱弱的渣渣形态?”
(本章完)
看小说就用20066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