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五子守堤!
次日拂晓时分。
天刚蒙蒙亮,武英殿中,朱元璋的声音便随之响起。
“京师各营今日起床之后,即刻卸去甲胄,准备开拔!”
“水师各部战舰出海避洪,各部上岸待命!”
“诺!”
尧舜以降,凡遇大水,则必军民一体,合力治水。
千年来便是如此。
随着朱元璋的一道道圣旨的下达,金陵近二十万京军解去甲胄,刀枪入库。
江北各营昨天夜里便已然赶往了~淮西。
因为他们都是淮西人。
他们之中有不少当年在濠洲时便已然追随朱-元璋。
自来到金陵之后,不少人更是有近十年时间未曾返回淮西。
难得回一次家,却是要做这样的事情。
可想而知,这一路上,这些淮西子弟的心情将会是何等的沉重。
有哪个人愿意背井离乡?
可想而知他们将会遭受何等的骂名。
而且是跟着他们操着同样乡音的骂名。
果不其然,朱元璋的旨意刚刚下达,各地的百姓顷刻之间便彻底炸了锅。
虽然大部分仍旧是配合着朝廷的兵马随军撤离。
但是仍旧有不少的不理解的声音此起彼伏。
冯胜阴沉着脸盯着面前的百姓。
任凭万民唾骂而不置一词。
这是朱元璋跟冯胜早就料到的。
冯胜唯一能做的便是唾面而待自干。
直至一个手持拐杖的老朽走到了冯胜的面前,看到这老丈,冯胜总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对于淮西的一草一木,冯胜都无比的熟悉。
见到老丈,冯胜赶忙上前搀扶,而后便对着身后吩咐道
“去牵一匹马来,送老丈撤走。”
很快,便有军士牵了一匹战马来到了冯胜的面前。
冯胜本想扶老丈上马,不料那老丈却死死的攥住了冯胜的手。
“娃子,我记得你,当初大帅打金陵的时候,你就在大帅旁边……”
老丈的话让冯胜整个人愣在了原地。
良久之后,那老丈双眼浑浊的看着冯胜问道
“大帅当初走的时候,不是跟咱们乡亲们说过,以后绝不再向淮西泄洪了吗……?”
饶是冯胜久经沙场。
但这里是他出生的地方,这里的百姓,都说着跟他一模一样的方言。
冯胜做不到铁石心肠。
“老丈,我扶您上马。”
冯胜什么都没有说,却好像什么都说了。
老丈看着冯胜的眼神之中好似有了一抹失望。
长叹了一口气之后,老丈拄着拐,朝着一条自己无比熟悉的路走了过去。
武英殿中。
朱元璋带着几个工部的官员还在细细的勘验着面前的地图。
朱标兄弟五人兀自朝着大殿正中走了过来。
“儿臣向父皇请战!”
偌大的武英殿中,朱元璋缓缓的抬起头,脸上不由得浮现出了一抹疑惑,同时表情也逐渐凝重了下来,表情严肃的说道
“我大明除辽东外,已无战事,你们要跟咱请什么战?”
朱标兄弟五人彼此对视一眼齐声道
“儿臣等,请战洪水!”
朱元璋没有直接答应五人。
而是重新打量起了自己面前的这五个儿子。
静静的走到兄弟五人的面前,摸摸这个的肩膀,量量那个个子。
儿子们终究是长大了。
当年那一个个追在自己屁股后面要糖吃的娃娃们,现在都已然成了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了。
对于一个父亲来说。
没有什么是比这个更欣慰的了。
良久之后,朱元璋的脸上才出现了一抹笑意。
“好!”
“这才是咱朱家人!”
朱元璋脸上的笑意便转瞬即逝,望着面前的臣工长叹了口气道
“当年不知道有多少淮西的百姓,把他们的儿子交给了咱。”
“今天,咱也把儿子交给他们,交给淮西的百姓!”
说罢,朱元璋深吸了一口气,对着朱标兄弟五人指着面前的地图朗声道
“长江在入海之前,共有五处堤坝。”
“只有一条是可以向江南钱塘方向泄洪的,其余四处皆乃北岸之堤。”
南岸的这道堤坝是最安全的,原本朱元璋是打算将这道堤坝交给年纪最小的朱橚。
不料朱橚却好似看穿了朱元璋的想法似的。
不待朱元璋开口,朱橚便抢先说道
“启奏父皇,儿臣愿守永安堤!请父皇将平江堤交与皇兄!”
·····求鲜花······
朱元璋的眉头一紧,看着朱橚问道
“老五,永安堤……”
“父皇,永安堤的后面,便是青沙洲,永安堤绝不容失,交给别人,儿臣不放心!”
朱橚神情严肃。
永安堤依滁江而建,在滁江以东不足五里的地方便是青沙洲。
若是永安堤出现差错,滔天的洪水便会直接席卷整个青沙洲。
青沙洲自南宋起便已然存在,却至今仍旧无人居住,不是没有原因的。
就是因为如果没有永安堤,每一道洪峰都可以轻而易举的席卷青沙洲!
在青沙洲上,凝聚了朱橚所有的心血。
自出生以来,朱橚从未如此集中注意力的去做这样一件事。
......0
朱橚坚信,青沙洲上的东西,可以为天下万民带来福祉。
更重要的是,在青沙洲上,已然长出了橡胶!
机器、锅炉、厂房没了都可以重建!
但是这三株橡胶对于整个大明来说意味着什么。
朱橚比任何人都要清楚。
所以,将永安堤只有在自己的手里,朱橚才能放心!
听到朱橚的话,朱元璋的脸上突然浮现过了一丝奇怪的表情。
那神情转瞬即逝。
朱元璋这才一本正经的答应了下来。
很快,朱元璋给自己的五个儿子分配完了任务。
而朱元璋的手指最终落在了地图上的一处名叫小莲子山的山头之上。
朱元璋深吸了一口气,指着地图说道
“在这里,能够看到你们五个所有人的堤坝。”
“你们的爹,就在这里看着你们,别给你们老子丢脸!”
朱标等人旋即拱手,齐声答道
“儿臣定不辱命!”
说罢,朱元璋没有废话,大手一挥,朱标兄弟五人旋即便带着各自的亲卫陆续赶往了各自亲自提防的堤坝。
望着兄弟五人的背影。
朱元璋对着远处的二虎摆了摆手。
二虎当即会意,凑到了朱元璋的面前。
朱元璋沙哑的声音再次传来。
“如果,如果永安堤有什么不测,把周王给咱平安的带回来。”
“卑职领命!”夕.
看小说就用20066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