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儒家何以独尊?
这一次,孔希学在听到了朱元璋的意思之后,并没有像以往一样那般装哑巴。
而是直白的告诉了朱元璋对于孔圣的担忧。别说是孔家了,就是寻常人得知有人让自家祖宗背黑锅,他们自己捞银子也接受不了。
朱元璋倒也没有客气直接带着孔希学去找秦湛要答案了。
……
当朱元璋跟孔希学两人抵达钟山后的小院之时。
秦湛还在教苏德源写详细报告。
苏德源见到朱元璋本欲打断秦湛,不料朱元璋却做了一个噤声的手势。
毕竟自己带孔希学来,就是要让孔希学听课的,自己当初也就是这样在一旁“偷听”才彻底为秦湛所折服。
秦湛察觉到“四八零”苏德源的异样,有些疑惑的问道
“怎么了?”
苏德源赶忙道
“哦,先生,方才学生走神了,还请先生继续赐教,学生现在就开始记笔记。”
秦湛摇了摇头,没有责怪苏德源,对于苏德源这个学生,秦湛还是满意的,而且苏德源跟“黄标”他们不一样,是要直接跟村里的乡亲们接触的,因此秦湛只能尽可能快的将苏德源带“出师”。
“用木炭淋糖去色,虽然可以得到品质较好的白糖,但是这里面也是涉及到相当多的东西的。”
“首先,木炭的产量必须要跟上,这就会对木炭焦化产生需求,最终就是需要大量的燃料,其实最好要有石炭,只不过咱们村子没有,不过用木头也可以,反正村子周围有不少的树林。”
“其次,白糖的原料也会导致咱们村里大量的种植糖料作物,这个时候公家也要注意划好粮食红线,不要为了糖,让村里乡亲们饿肚子。”
“最后,就是运输的问题,木炭跟糖料最后都要交通工具跟基础设施来运输这些东西都要配套建好。”
听着秦湛的描述。
孔希学早就已经被震傻了。
在听到“黄老爷子”想要大批量生产白糖之后,秦湛虽然觉得不切实际,但仍旧是大力支持。
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白糖属于直接消耗品。
在历史上的珍妮纺纱机也是直接消耗品而且跟纱锭比起来,白糖一旦能够作为工业革命的起始行业,效果一定会远远好于纱锭。
因为白糖的消耗速度,可比纱丝、布匹快多了!
人类这种生物天生喜甜。
只要村子里的炼糖技术得以突破,顷刻之间便会将整个村子的经济给彻底引爆!
而苏德源是万万没想到,仅仅是炼糖而已,竟然就可以带来如此多的变化。
仅仅按照秦湛的构想,一旦白糖成形,太原府的石炭、岭南的甘蔗都可以让当地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就不用说朱元璋了,连孔希学都能想到。
以往的时候,大明的运河那可是只能运粮用来平抑黄河以北各省的粮价。
但是一旦石炭需要南运之后就不同了。
届时朝廷可以从“炭商”手里征一笔河税。
朝廷疏浚运河的财政压力也将极大的缓解!
而在这个过程之中,太原府的石炭南下,则会顺路对大运河加以极大利用,从而使得大运河得到前所未有的畅通,而岭南也可以借此建立起发达的海运航路。
一罐举重若轻的白糖。
竟然关系到了整个大明的海晏河清!
而当海运、河运畅通之后,整个大明的货物往来也将会呈现出翻天覆地的变化!
届时会出现什么样的事情,就不是孔希学能够想象的了。
秦湛跟苏德源说完之后,朱元璋才得意洋洋的看着身后早已被震傻的孔希学显摆道。
“哈哈哈,老孔,听见了吧?这就是咱们的秦先生!”
秦湛对朱元璋的到来也没有意外。
方才苏德源走神的时候,恐怕就是看到了“黄老爷子”。
毕竟“黄老爷子”也是旁听惯犯了。
秦湛也不在意,自己讲课就是让人听的,多一个人,少一个人,秦湛也不怎么在乎......
听到朱元璋亮明身份,孔希学也没有丝毫的遮掩,旋即便拱手行礼道
“秦先生现在可有空暇?老夫有事请教,还望先生不吝赐教。”
说罢,朱元璋便不由得看向了秦湛解释道
“秦先生,老孔自从上次听了你说的孔家是替人背黑锅的,回去之后急得整宿整宿的睡不好。”
上一次的时候,秦湛就听出来了。
孔希学在村里,恐怕也有着类似衍圣公的地位。
毕竟是村里唯一一个姓孔的。
老孔,是整个村里大户们的精神领袖。
村里想要变法,不说服老孔,恐怕是不太可能。
听到朱元璋说出来的问题。
秦湛思虑了良久之后,才悠悠的感慨道
“其实背不背黑锅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老孔你要知道,当初的孔子,为什么会被捧上神坛。”
在一旁的孔希学整个人不由得愣在了原地。
儒家为何被捧上神坛?
孔希学犹豫良久之后,才看了看朱元璋小心翼翼的说道
“可是儒家教人忠君?”
孔希学自幼并非被养在孔府之中,对于儒家经典的理解自然不3.6像是寻常人那般。
自开蒙之后,孔希学便意识到,孔家之所以世代富贵,最大的原因,就是因为他教人忠君!
历朝的天子,都需要臣民忠于自己。
故而孔家才可以经久不衰!
不料在一旁的秦湛却摇了摇头,轻声道
“对,也不对。”
“仅仅是教人忠君是不够的。”
“儒家教人忠君,难道法家就不教人忠君吗?难道道家就不教人忠君吗?”
“诸子百家可有一家是教人叛君的?”
“忠君只不过是敲门砖罢了,儒家是一种学说,想要为君主所采纳,就一定要教人忠君,因此在忠君之外的那些东西,才是儒家被捧上神坛的真正原因!”
看《支教大明》最新更新章节上9x.com 分享越多,更新越快。
看小说就用20066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