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8,胥吏的另一个用处!

下载APP

208,胥吏的另一个用处!

  小院中,秦湛咂舌道

      

      “自宋以降,除元代以外,历朝历代取仕唯一途径便是科举。”

      

      “而朝廷每年取仕的人数却又极为有限。”

      

      “那些读书人寒窗十年,最终名落孙山,必不甘心,故而只能皓首穷经的应考。”

      

      “这其实造成了非常严重的资源浪费。”

      

      “这种情况,在宋元明清四朝里,以明朝最为突出。”

      

      不要单说宋、元、明、清四朝。

      

      纵然是将历朝历代全都拉进来,明朝的识字率在近代之前的历史中,也绝对是首屈一指的。

      

      但是跟其他朝代几乎没有区别的是。

      

      读书人施展抱负的途径,也就只有科举一条路。

      

      这样以来,明朝的高识字率跟低利用率其实就说明了明朝的人才资源是历朝历代里浪费最为严重的。

      

      朱元璋听到这里不由得眉头一皱。

      

      长叹了口气道

      

      “秦先生,咱还是有一个疑问,若是科举这样变法,起初或许会有一些自知科举无望的人去当胥吏。”

      

      “但是随着时间拉长,恐怕还是会有人都奔着最后那一关的殿试去吧?”

      

      对于大明的百姓,朱元璋可是太了解不过了。

      

      朝廷刚刚变法,或许有些人实在是知道自己考不上了,会去选择当一个胥吏。

      

      随着变法日久,恐怕最终所有人都还是会奔着最后的会试冲刺。

      

      方眼整个大明有多少读书人,是整个家族唯一的希望,多少家族举全族之力,才培养出了一个读书人。

      

      即便是那书生自己不想考了。

      

      他敢说吗?!

      

      回头看看,那满满的一大家子,七大姑八大姨,二舅四伯三婶,甚至村里的野狗都把自己嘴里的吃的挤出来一口供你读书了。

      

      谁有那个胆子说你不想考了想去衙门当个胥吏凑合凑合?

      

      刚开那个口,估计就都被当得了病给送去扎针了。

      

      秦湛闻言却摇了摇头而后道

      

      “变法想要快速见效,就一定要分出层次。”

      

      “选出最优秀的人才,起码要将天下各郡县的变法落实下去。

      

      “但是一旦区分出了层次,所有人都一定会奔着最后的那一关去冲刺。”

      

      “为了避免人才的淤积,其实可以设立一个科举功名有效期。”

      

      朱元璋闻言一愣。

      

      看着秦湛问道

      

      “啥叫科举有效期?”

      

      “以乡试为例,参加乡试,需要院试得中。”

      

      “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设立一个成绩的有效期。”

      

      “考生必须在成绩有效期内决定自己是否继续向下考或者去衙门供职。”

      

      “如果在有效期内,考生落榜且没有去衙门供职。”

      

      “等到下一科时,这考生就必须要从头考起。”

      

      “最为关键的一步就是,选拔官吏,不应局限于出身,一旦入仕,任何提拔,决计不可考虑其究竟是秀才出身,还是举人亦或者是进士出身。”

      

      这样一来,一紧一松,绝大部分的考生后顾之忧都会被解决。

      

      朱元璋的眉头一皱,叹息道

      

      “如若这般,不知道有多少的考生,名落孙山之后,要寻了短见了。”

      

      显然,在朱元璋的眼里,秦湛的这个所谓的新科举。

      

      实在是太残酷了。

      

      这样一来,确实是可以让不少的考生根据自己的真实才干,赴衙门供职。

      

      但是有些真正寒门出身的读书人,从一开始就是奔着进士来的。

      

      如果下一科要从头再来,对于一个普通家族来说,这一路上应考的开销,几乎就意味着不可承受之重。

      

      来自于家族的压力,绝对可以逼死一个人。

      

      听到朱元璋的话,秦湛淡然道

      

       “老爷子,您忘了,变法的内容之一,就是所有学子学习资费,由朝廷负担?”

      

      朱元璋一愣。

      

      这笔钱由朝廷出了之后,寒门士子身上的压力骤降。

      

      名落孙山虽有遗憾,但是恐怕绝对不至于走上绝路。

      

      毕竟哪怕是个书吏,在没有了贱籍跟不影响下一代科举之后,这样的活计,也比在地里刨食要体面的多啊!

      

      虽说远不及出人头地。

      

      也绝对算得上是寒门贵子了。

      

      直到这个时候老朱才意识到。

      

      秦湛所讲的每一环,都是环环相扣的。

      

      从蒸汽机到社学再到科举甚至于胥吏变革,这些事情都是一环扣一环的。

      

      直到这一刻,朱元璋才彻底相信。

      

      即便是秦湛不知道历史的走向。

      

      单单凭借“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这两句话。

      

      就能大致的分析出历史的走向。

      

      朝廷首先就是要用变法,彻底改变整个朝堂的格局,为蒸汽机的发展扫除一切的障碍。而后以蒸汽机为基础,完成最先富国的目标,等到朝廷富庶之后,再将银子砸进社学之中,培养一批朝廷需要的人才。

      

      这样一来,整个朝堂上,就会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从而实现真正的富强。

      

      而这一切最关键的核心便是蒸汽机!

      

      如若没有蒸汽机,其余的一切都是空中楼阁。

      

      而一旦有了蒸汽机,朝势必会朝着这个方向发展。

      

      无论是谁。

      

      最多只能迟滞这个趋势,但是朱元璋可以肯定。

      

      绝对没有人可以阻止这一切的发生!

      

      纵然是有人不信邪,但只要蒸汽机还在,一切就一定会回到秦湛规划的这条路上来。

      

      秦湛这哪是在上课啊!

      

      这分明就是用蒸汽机做地基,搭出了一座坚不可摧的堡垒!

      

      想到这里,朱元璋便不由得头皮一阵发麻。

      

      秦湛咳嗽了一下,继而说道

      

      “老爷子,这样一来,其实还有另一个好处。”

      

      “另一个好处?”

      

      秦湛微微颔首。

      

      “不错,这样一来,原本的胥吏,便可以变成一个专门装人的容器。”

      

      “容器?!”

      

      朱元璋彻底懵了。

      

      人还能装?

      

      让天下读书人都去当胥吏是把人装进瓶子里?

      

      那不就又回到牢笼治世的老路上去了吗?!

      

    看《支教大明》最新更新章节上9x.com 分享越多,更新越快。

上一章 下一章

看小说就用200669.com

字号

A-

A+

主题

护眼 旧纸 桔黄 纯黑 实木 淡紫 浅灰 灰蓝 暗灰 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