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逐光之旅 7

下载APP

第六十六章 逐光之旅 7

  四十光年外的目的地。

    就算航天器以光速飞行,航程所用时间,都不会缩短到少于四十年。

    “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人工智能辅助,没有人造虫洞技术。”

    四十余年如一日的任窘,看着‘身后’已经没有任何可轻易辨识痕迹的星盘,做出了一个理解表情,“就以智慧生命这种越是往前发展,就越是比较缺乏战略定力的生理状态,走控星星盘的半保守发展路线只能成为必然。”

    这四十多年时间里,他也不是除了掌控曲率引擎什么都不做。

    那些星空里充斥着的,被星盘文明加密了的信息,被他联合始皇帝破译了不少。

    破译的结果,是有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

    好消息是,这里的这个星际文明,真的以单个星盘各自为政的方式存在,他们这一伙逃犯,不用担心犯事后,面临举世皆敌全方位被围剿的境况。

    然而坏消息却将好消息整个抵消。

    因为他们这一伙,已经成了被星际间各星盘社会通缉的对象。

    在所有通缉信息所能传播到的星盘社会那里,他们都没有丝毫的立足之地,还要面临那些赏金猎人、星际漫游者、星海掠夺者的觊觎。

    信息的传播速度是光速。

    而在没有虫洞及亚空间等超光速跃迁航行手段下,他们这群逃犯不可能超越光速航行到还没来得及接到通缉信息的星盘社会。

    也就是打从逃亡一开始,就成了自绝于这星际文明的存在。

    不过在即将抵达这趟单线程的航行目的地的现在,任窘依然有闲心吐槽他之前已经吐槽过的事情,那显然证明他压根就没把这个事情放在心上。

    “周代早期的分封制啊。”

    在大秦现在整个社会,都在为接下来的作战紧锣密鼓的做准备的当下,任窘仍在慢条斯理地查阅着他已经看了不知道多少遍的星图。

    “本星系这半面的两条半旋臂,应该已经分封的差不多了吧。”

    “如果我没估计错的话,这里估计很快就要起类似周代中晚期那种模式的乱子了吧。”

    虽然这个很快,至少也还得七、八万年的时光,但对于宇宙本身而言,七、八万年,不过须臾罢了。

    “在没办法模拟未来制度的情况下,能果断定下星盘发展路线。”

    “这证明这里的文明,在步入星际时代早期,不仅在星球层面完成了至少是名义上的一统,而且早期的统治阶层里,还有着类似开国大帝级别的大才。”

    已经正式辞职,只在始皇帝领了个门客幕僚级别的职称的任窘。

    此刻正在看似制定他心目中的大秦未来发展战略规划纲要,实则摸鱼怠工,翻来覆去反复念叨着手上这完全没准备上陈的奏章。

    “但你们大才归大才,是不是有点过于相信后人的智慧了。”

    环境决定人的状态。

    当生存环境里,人人都分秒必争的情况下,想要让人往长远的未来考虑,十分考验决策层的群体意志。

    基于原子层面的纳米单元,就算建构的维生体系比较初级。

    依然也能让被加持的存在,成为玄幻作品里生存岁月漫长的长生种。

    然而比大航海时代还要枯燥且充满危机的太空航程,依然会通过改变群体潜意识的方式,传导作用到个人身上。

    在意志无法独立于物质而存在的情况下。

    甚至就算意志真的能独立于物质而存在的情况下。

    人的初心都很容易因为各种外部转内部的因素发生偏移。

    要知道,忒修斯之船这个哲学辩题之所以经典,就是因为它不仅可以用来描述物质世界,也可以用来描述人心变化。

    因此,在技术条件及环境背景不支持的情况下,去徒劳地在星际时代继续维持星球村时代的经济全球化模式。

    然后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它域的文明社会,以及远航的船队在狭义相对论的效应体现下,与本星域观念发生偏离。

    还不如直接一步退回到采集狩猎时代。

    任由那些用来抵抗种族、文明灭绝风险的,被播撒出去的种子自由发展。

    然后基于早期封建分封制的理念,让那些分散出去成功扎根落户的种子观念上认同自己的出身星域即可。

    不需要非得跨星域建立强制的统属关系。

    虽然这依然是从历史中汲取来的发展路径。

    但时代背景与生产力水坪的不同,让这种总结历史得出的发展方向,并不能简单地用模仿来解释。

    物资的调配,生产力的规划,种子的撒播方向,种子的种子的未来走向......

    一系列的过去的、现在的、未来的问题,都考验着当初做出这样决策的存在战略眼光是否足够长远。

    不过从结果上看。

    以现在这里的星际文明整体大环境稳定,就算有些许小动荡,也都只局限在类似地球上村子集的层面。

    显然当初的发展规划,在现阶段是成功的。

    之所以只说是现阶段成功,是因为未来引发动乱的隐患,连大秦里那些专攻星际纵横学的学生,也都能看明白。

    在内。

    通过利用黑洞阵列形成的核心引力源,牵引大量恒星系,拉近各星盘之间空间距离大幅度减少航行成本的举动,到如今已经初见成效。

    距离近了,往来变得频繁。

    原本各个独立星盘之间的就有观念,会随着往来频繁发生变化。

    星盘之间原本因为环境因素,被迫维持了数万年的彼此坪等的关系,很快就要被‘我强你弱所以你应该服从我’的统属关系取代。

    观念上的改变,往往慢于经济模式上的改变。

    而经济模式上的改变,必然会引发因利益问题导致的战争。

    哪怕仅仅是小规模的冲突,也都会因为敌对,进而出现外交层面的博弈。

    而当星际间的纷争一起,就算那些还没来得及出现纷争的星盘社会,也会被迫卷入其中,身不由己。

    在外。

    星盘与星盘之间的黑域地带所隐藏着的那些星际海盗势力,越来越成为难以忽视的存在。

    就以星盘这种星际时代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模式环境,照理说不应该存在这种定居农耕与游猎畜牧层面的矛盾冲突。

    然而人治社会难以避免的亲疏远近问题,让这种矛盾有了诞生土壤。

    根源于基因层面的自私,就算利用得天独厚的环境白菜价生成纳米单元,成了长生种,依然没有根除。

    哪怕公心大于私心,但只要在对公上稍微往内私偏一点点。

    积少成多下,依然会出现分配上的不均。

    就算是天生不喜欢争斗,遇事总想着吃亏了事的个体,在自身利益受损的时候,都免不了对造成其损失的对象产生抱怨。

    更别提那些不甘自身利益受损的个体。

    而这样的个体,就成了星际时代流动群体的关键生力军。

    多数以独狼为主的赏金猎人,聚散随机全凭心意的星际漫游者,如同狼群一样成群结队的星际掠夺者......

    这些不在星盘社会长时间定居的流动存在,彼此之间并不那么泾渭分明。

    只要条件允许,这些流动存在的身份,随时随地都能随时流畅无阻切换。

    星际流动群体的发展早期,这类人大多以赏金猎人和星际漫游者的身份出现,而且就算成群结队行动,本质上也大多为星盘里某个势力所控的白手套。

    但是当流动群体壮大到一定阶段后。

    以群体为行动模式的星际掠夺者,才是流动群体的主流。

    就像在地球大航海时代,想要建立海盗国度的海盗们一样,当这个星际流动群体的规模大到一定程度后,会基于集体的诉求,为了能直面星盘而建立属于这个群体的星盘。

    就像是当纷乱的中原出现了燕、赵二国,对应北地的草原也出现了匈奴与东胡。

    而当中原大地的七国被秦国一一灭亡,天下归一后,北方草原也顺应着时代统归在了匈奴的治下,与一统的大秦形成对峙局面。

    欧亚大陆那北方的辽阔草原地带,以及南北的差异化气候,共同造就了这样的结果。

    而环境条件不够的北美大陆,就显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竖向的山脉,再加上灾难气候的多发,让农耕和游牧很难有一个明确的分界线。

    并且天灾对初生国家的考验又太过沉重。

    因此北美大陆那除了南部的山脉丘陵坪原杂乱交错但气候分明的地带外,只适合根据地区特色城邦化的文明发展方向。

    文明发展的早期,是文明适应环境。

    但当文明发展到星际时代,就到了文明改造环境的时候。

    宇宙虽然有明显的物质稠密和稀疏地带的划分,但那是基于整个宇宙的宏观视角的结果。如果以太阳系这种恒星系为观察视角,就会很轻易地发现,空旷才是宇宙的主流。

    但这种整体的空旷,随着这里的文明对星盘的营建。

    物质稠密的地带越发稠密,而物质稀疏的地方又越发稀疏。

    最终给星际文明的定居‘农耕’与流动‘游牧’创造了分化条件。

    没有恒星存在的黑域,因为探测手段有限,不可能所有物质都被收拢到星盘。

    因此,只要物质稀疏地带,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空无一物,那流动群体就能基于从定居群体那里获得的生产力,在这些资源贫瘠地带扎根下来,不断壮大。

    只要时间足够漫长。

    再微小的群体,也会通过从身边的庞然大物身上汲取营养的方式,成长到能够威胁到身旁大物的程度。

    而当他们能做到这一点时,也是他们将内在诉求转向外部的时候。

    但对于掠夺成性的群体而言,比起从无到有创造,更惯于鸠占鹊巢。

    因此一旦哪个星盘社会虚弱到连自保都做不到时,这些壮大了的群狼一定会趁机冲上去,将其生吞活剥,最后连皮都被强制夺走。

    在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都如此严峻下,这里怎么可能不乱。

    然而这些内容,也还只是任窘摸鱼怠工成果的一部分。

    就像他吐槽的那样,这里的文明,过去的主导群体有些过于相信后代的智慧。

    因为受环境因素所限,这里的星盘文明,数万年了,都没能通过发展来找到能够解决前人难以解决问题的办法。

    是组成这里的文明社会的个体们不想发展么?

    不,是群体趋向于保守化的氛围,阻止了这种发展。

    “通讯条件,和便捷交通的方式受限?”

    对这里的星际文明有了一定了解的任窘,对这里的现状嗤之以鼻,“哼,连我都能想要解决办法,这里怎么可能想不到。”

    就像实验星球的存在本身,就是这里对智慧现象的一种研究尝试。

    这里作为星盘社会的一份子的个体们,就算身处在保守化氛围里,也不忘为未来发展寻求解决思路。

    虽然这寻找解决思路的办法,过于不做人。

    这个蔓延到本星系适宜带两个半旋臂的星盘文明,有着数量庞大的试错基数。

    这么庞大的规模,就算是用人海战术堆,也能凑巧将人工智能技术给堆出来。

    但为什么在他们这群逃犯逃离出身星盘,成为被星际文明通缉的对象前,这里一直都没有诞生出真正的人工智能?

    这里的保守化社会氛围功不可没。

    因为前人的规划太成功了,成功到数万年都没出问题。

    周代那种苟延残喘近八百年,再结合立国的时间那整体过千年的生存方式,以一种良性的方式呈现在了这里。

    宇宙实在是太大了。

    大到仅仅是一个渺小的河星系旋臂,都能支撑这样的发展体系存在无数年。

    如果不是因为过大的空间尺度,难以通过生产力发展跃迁过去,导致这一切的开始,原初星域开始呈现出空心化发展状态。

    矛盾开始由内向外蔓延。

    就以这里延续至今的发展思路。

    这里的文明就算跨了河星系、河星系群,也照样能发展下去。

    “我也真服了你们了,真是保守到不想冒一丁点儿的风险。”

    任窘的视线,落在了本河星系银心位置,“那么大一个银心,居然都能做到视而不见。”

    大秦未来想要发展,就不可能一直留在恒星系群的黑域里。

    虽然他辞去丞相、司空和大将军职位后,一直摸鱼怠工到了现在,但他在规划大秦未来发展纲要上,可是没半点懈怠。

    而他的发展规划,就算没有人工智能,也能适用在这里的星盘上。

    “非要矛盾积累到,重演游牧与农耕的矛盾冲突。”

    “这都已经是星际时代了,有曲率引擎在,把整个家底卷了,直奔银心过去不就行了?”

    定居生活方式的安土重迁,与流动生活方式的随气候变化而行,到了星际时代真的能完美地统合起来。

    而且这也不是什么难以实施的工程。

    别说他经历的第一个任务世界里的文明,就算是第二个任务世界里的人类文明,前沿主体走得也是这条路。

    在第二个任务世界。

    虽然因为狭间的存在,时间线唯一,且虫洞规模也无法大到能通行航天器。

    但因为走得是基于文明之光路标导航,然后亚空间跃迁变相达成超光速的路子,因此在交通途径上要比这里轻松很多。

    然而狭间也存在极限。

    它的蔓延范围只被局限在了适合生命星球长期存在的河星系适宜带上。

    就算很多河星系都有适宜带,在跨星系路途上,狭间的存在甚至比虫洞还方便,但狭间依然无法让文明前沿群体轻易前往银心。

    要是按照这里的这种保守化氛围。

    那第二个任务世界里的人类文明,干脆就走扩张文明版图的路子算了,反正这条路有狭间的辅助,能轻松走到现阶段的光宇宙彻底熄灭。

    但第二个任务世界里的人类文明前沿群体,完全没有保守化的意思。

    狭间不能提供帮助,人家干脆就自己愚公移山的一步步往银心而去。

    一直走到连他都无法通过狭间旁观的程度,最终以极其璀璨的方式升华消失。

    虽然第二个任务世界里的人类文明无论升华还是沉寂,都是别人的事,理应与他这个旁观者完全无关。

    但他们在升华的过程中,在有能力,却没有干扰他拆解狭间的任务进行这一点上,他不得不承他们的情。

    毕竟他们在临近升华的时候,不是看不到狭间消失后,对未来的人类帝国的伤害。

    但他们选择任由他们走后残留的人类帝国的崩灭,而不是保留狭间,继续维持人类帝国的统治。

    就证明他们对他没有恶意。

    在世界之外的存在层面,可以表达恶意但没表达的做法,就是最大的人情。

    虽然这份人情,他几乎不可能还上。

    但是......

    “这事情刚好赶上了,那我就应该发挥一下榜样的力量。”

    任窘在自己的规划纲要里,重重记了一笔,“给这里这些迷茫的家伙引一引路,也让我这趟回去反省自己的时候,也有个好的说法。”

    

    

上一章 下一章

看小说就用200669.com

字号

A-

A+

主题

护眼 旧纸 桔黄 纯黑 实木 淡紫 浅灰 灰蓝 暗灰 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