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从绿皮车到“子弹头”

下载APP

四、从绿皮车到“子弹头”

四、从绿皮车到“子弹头”

    

    曾几何时,铁路客运是清一色的绿皮车,没有空调,没有电热炉,喝水需要烧煤,服务员提着水壶在拥挤的车厢里艰难地穿梭送水。夏天里,人们常常感叹着车厢车里的闷热;春运期间,人们归心似箭的焦躁情绪,伴随着车厢里的汗臭、脚臭,以及车厢里长年积累下来的饭菜气味,那份无奈与酸楚,经历过的人至今难以忘怀,这样差的出行环境一直持续到本世纪初。

    

    看看新中国铁路发展,由60年代烧煤运行的绿皮蒸汽机车、70年代时速100公里/小时的“东风”内燃机车、90年代最高时速170公里/小时的“韶山”电力机车、铁路第六次大提速后出现的“和谐号”高铁动车组,再到运营速度350公里/小时的“复兴号”动车组……发展速度太快了。

    

    铁路所发生的巨大变化时刻牵动着人们的视线,更新迭代的列车反映了时代的变迁。在高铁交通路网日益发展和完善的同时,不仅为老百姓提供了方便快捷的出行方式,其他方面在不断创新升级的互联网购票、净化水、电热炉、自主选座、接续换乘,再到刷脸进站、网络点餐及免费无线网络,这些越来越高科技、人性化的服务,都极大地提升了老百姓乘坐高铁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而且,高铁所带动的沿线区域人流与物流的发展,已经成为惠国惠民,拉动民生经济的新引擎。

    

    1980年,大连机车厂生产的四千马力东风四型内燃机车。(新华出版社 刘东民 摄)

    

    2007年6月26日,青藏铁路列车行驶在藏北草原上,以桥代路有效地保护了高原生态。(新华社记者 普布扎西 摄)

    

    2018年4月10日,在杭州火车东站,乘坐复兴号的乘客准备登车。(新华社记者 黄宗治 摄)

    

    2018年2月1日凌晨,动车站停靠在武汉动车段的存车线上,准备进行检修和保温作业。(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 摄)

    

    2019年5月23日,在山东青岛拍摄的我国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试验样车。(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 摄)

上一章 下一章

看小说就用200669.com

字号

A-

A+

主题

护眼 旧纸 桔黄 纯黑 实木 淡紫 浅灰 灰蓝 暗灰 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