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 从自行车王国到汽车强国
6.3
从自行车王国到汽车强国
1981年,国务院决定大力发展自行车、缝纫机等十种日用机电产品生产。1986年头11个月,全国自行车产量达3229万辆,相当于平均一秒钟不到,就有一辆新自行车出厂。轻便车、女装车、彩色车在城市销售火爆。
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自行车保有量达到5亿辆,成为名副其实的“自行车王国”。当时人口过千万的北京有800万辆自行车,除去老人孩子,几乎一人一车。高峰时段,东单、南河沿、西单等路口每小时就有两万多辆自行车通过。浩浩荡荡的自行车大军成为当时中国城市的一大独特景观。
20世纪70年代初,上海自行车三厂生产的各种凤凰牌自行车。(资料照片)
20世纪80年代初,在四川省新都县的自行车展销门市部,一对青年男女在选购自行车。(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1988年,冒雪骑车上班的北京市民。(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1997年1月,石家庄的交通警察在指挥自行车通行。(新华社发)
2017年6月29日,在英国曼彻斯特,几名警察在摩拜单车投放仪式上合影。中国兴起的共享单车开始走向世界。(克雷格·布拉夫 摄,新华社发)
1958年8月,第一汽车制造厂试制成功中国人自己设计、制造的第一款高级轿车—“红旗”轿车。(新华社发)
1991年12月7日,北京汽车行业的代表聚集在北京轻型汽车有限公司,庆祝1991年生产的第10万辆北京牌汽车开下总装线,并交到用户手中。(新华社记者 喻惠如 摄)
1994年7月,我国首次宣布鼓励私人购买轿车的政策。据统计,1995年,我国“私家车”保有量就达249.96万辆。随着轿车工业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私家车”将更多地进入百姓家。这是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村民赵建刚进城办事,以车代步。(新华社记者 高梅及 摄)
2000年7月9日,北京五大出租车公司订购3000辆一汽大众捷达轿车签字仪式在北京举行。此举是北京市出租车行业“用名牌轿车、创名牌企业”、树立北京大都市形象的新举措,也标志着捷达经济型轿车开始大规模加入北京出租汽车行业。这是仪式后,首批300辆“捷达”驶向北京街头。(新华社记者 李俊东 摄)
2002年6月13日,第七届北京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圆满闭幕,40多万名观众对家庭轿车倾注了极大的热情。2001年,在加入世贸、汽车降价等利好条件下,北京车市持续旺销。当时,北京机动车保有量已达170多万辆,而私家车达到每百户拥有11辆,这两项全国城市中第一的数字体现了首都的轿车普及程度。图为中国国际展览中心车展现场。车展期间,“何时买车、买哪款车”成为京城百姓热门话题。(新华社记者 庞兴雷 摄)
2019年8月28日,在“5G自动驾驶科技示范体验”活动现场,一辆自动驾驶汽车挑战赛的参赛车辆驶入5G自动驾驶试乘体验乘车点。(新华社记者 刘潺 摄)
看小说就用20066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