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心灵
用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心灵
◎ 枣庄市市中区田庄小学教师 马传华
20世纪90年代我大学毕业后,到田庄小学当了一名小学老师。那时,我自恃清高,为人处世斤斤计较。有一次因为一点小事和同事吵了起来,校长怎么劝说我都不听。时间一长,同事们都离我远远的。家庭矛盾也不断发生,为此我苦恼困惑。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参加了枣庄市市中区传统文化论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统文化的讲话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说,“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重视家庭、重视亲情。家和万事兴、天伦之乐、尊老爱幼、贤妻良母、相夫教子、勤俭持家等,都体现了中国人的这种观念”。他告诉我们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这些话犹如春风,为我打开了一扇窗户,拨云见日,豁然开朗。
诸事不顺皆因不孝。我的爹娘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一滴汗摔成十八瓣。连年操劳,生活的压力,很少能看到我娘笑一下。有一年农忙时娘摔断了手指头,为了省钱不肯去医院,自己用竹竿绑上。十指连心,无法想象娘是如何强忍住那席卷全身的疼痛。特别是到了夜晚,怕打扰家人睡觉,没有一声呻吟。天一亮又下地干活去了。由于没能及时医治,到现在手指还留有后遗症。
每每想起这事,我的心就像被刀子深深地剜着,痛得我喘不过气来。苦心养育我的娘没能享着我的福,相反我和妻子还整日吵闹不休,惹娘生气、担心,娘愁得整日唉声叹气,终于病倒了。看着苍老的娘,满怀愧疚的我再也无法控制自己的感情,扑通一声跪在娘的面前,哭喊着:“娘,当儿的不孝呀。我错了。”受我感染的妻子也跪下来痛哭认错。
亲情是人世间最大的财富,父母老了,要常回家看看。我决心把亏欠父母的补回来。每周一定要带儿子回父母家,为他们打扫卫生,给他们贴心的问候和陪伴。渐渐地,娘的笑脸多了、气色好了,天天洋溢着幸福,享受着天伦之乐。
身教重于言传。由于我的改变也影响着儿子。有一次儿子对我说:“爸爸也长白发了,没有以前有劲了,我真心疼哪!”那一刻,我噙着泪水,心里想儿子长大懂事了。从此,我们一家对传统文化有了全新的认识,并有意去亲近它、学习它。
过去,我这个人最不喜欢刷碗。每当我妻子加班或出差时,家里灶台上锅上面摞碗,碗上面摞盘子,盘子上面再摞碗。有时水池里的水都臭了,我也不动。自从学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后,我要改变自己。有一次,在文化论坛课上,国学老师教了三句话“我错了、我帮你、我爱你”要求回家做作业。我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把锅、碗、盘子刷干净。看妻子快下班了我站在门口等着。妻子一进门,我微笑地接过包,说了句“我帮你”。当时妻子一愣,我接着说一句“我爱你”,妻子更奇怪了。当她看见锅碗盘子被刷得干干净净的时候,瞪着大眼睛看着我说:“你这是唱的哪一出?不对呀,这不是你的风格呀。”我说:“我今天又学习优秀传统文化了。以前是我错了,以后我要做个好丈夫,做个好爸爸。”妻子恍然大悟,高兴地说:“嗯,不错,明天再去学呗。”正是这三句话化解了我们长年的夫妻矛盾。
以前,我这个人好算计,买东西时,喜欢讲价。自从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后,我知道那些做小生意的人也不容易,对待他们要有一颗仁爱之心,要尽量帮助他们。在我家附近的红旗市场有个卖豆芽的,原来我一买豆芽就和她讲价,你想想哪有买豆腐、买豆芽也讲价的。可我就讲!后来我再去买豆芽时不再讲价。卖主反而不习惯了,看着我说:“咦?你这个人变好了呢,奇怪呀?咋不讲价了呢?”
原来,我的教学方法简单粗暴,动不动就对学生发脾气。自从学习传统文化,我处处规矩自己。有一次班里的俩孩子打架,我不是先批评他们,而是对着孔老夫子的圣像鞠躬,说:“我错了,我不会教育学生。”结果全班同学都争着上前给我鞠躬,承认自己的错误。此情此景教育了其中一个参与打架的孩子,他惭愧地趴在座位上痛哭失声,说:“老师,我错了。”
通过尽孝道、修谦德,慢慢地我的身体健康了、工作顺利了、家庭幸福了。这一切都归功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归功于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导。于是我做了义工,每年坚持拿出收入的10%去帮助有困难的人。为了让更多的人受益,我先后在学校、机关、社区免费宣讲了60多场传统文化。许多家庭因此发生改变,受益匪浅。一些老人激动地说:“多少年没听过讲传统文化了,真是忒好了。”
千年潮未落,风起正扬帆。我希望通过个人的不懈努力,带动更多的人学习践行优秀传统文化,让优秀传统文化之根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树更加枝繁叶茂,让我们中华民族精神家园更加美丽迷人,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幸福和谐。
看小说就用20066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