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四 我的人生我做主

下载APP

主题四 我的人生我做主

主题四

    

    我的人生我做主

    

    生活万花筒

    

    美国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重视职业生涯教育,日本专门在初中、高中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并规定具体学时数。

    

    在西方特别是美国、德国等职业系统非常规范和发达的国家,通过职业模拟、看录像、实际尝试操作等方式,使孩子从小就对自己有一定的了解,可以瞄准目标发展。在学校也有专门的职业指导课程。职业规划早做一些,对个人的发展定位能够更准确一些。

    

    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家庭“百宝箱”活动,家长可以利用家庭“百宝箱”帮助孩子进行从童年持续到成年的职业生涯规划。孩子们获得的职业生涯规划技能会贯穿他们整个的职业生涯。

    

    小学阶段职业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使学生为就业做好准备,提高了学生的职业意识以及职业探索和职业生涯规划技能。

    

    初中阶段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点是职业探索,即寻找学生自己感兴趣的职业。在这一阶段,学生要写出一份高中学业进展计划,包括探索性课程、职场观摩、职业人员讲座、参加招聘会、学习使用因特网、参加学生俱乐部等。

    

    高中阶段职业生涯规划的重点是找到职业焦点。职业生涯规划也是人生规划,这时主要的职业选择包括高中毕业后工作、上社区大学或职业学校、从军、准备上本科大学。

    

    读了上述短文,你学到了哪些关于生涯规划的知识,还想了解哪些相关知识?

    

    探究寻常理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德国小说家赫曼·黑塞(Hermann Hesse)在《流浪者之歌》一书中写道:“大多数的人就像是落叶一样,在空中随风飘游、翻飞,最后落到地上。一小部分的人像是天上的星星,在一定的途径上走,任何风都吹不倒他们,在他们的内心中有自己的引导者和方向。”

    

    这些像星星的人有着明确的目标和规划,他们向着自己的人生目标坚定不移地前进着,他们有着清晰的生涯规划。在生活中,我们将面临很多选择,小到文理分科、兴趣培训或技能进修的选择,大到专业、职业的选择,这些选择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我们今后人生的发展方向。很多人在面临这些选择时显得无所适从、举棋不定,这是因为他们没有明确的生涯规划,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也不知道自己对什么感兴趣,这样,非常容易走上让自己后悔的道路。

    

    虽然我们还是初中生,但是面临中考的我们现在进行生涯规划一点也不嫌早。生涯规划可以让我们尽早认识自我、认识职业、认识教育与职业的关系、学会职业决策,从小根据自己感兴趣的职业目标,从知识、技能和综合素质方面锻炼自己的职业竞争力。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所做的一项针对初三和高三学生的调研显示,高三学生对高考志愿中专业的了解程度为“一小部分”和“全不了解”的比例为75.2%,初三学生只有11.4%的城市学生和7.1%的县镇学生认为自己可以从容就业。高考生对所选专业与学校的了解程度:非常了解2.1%,完全不了解10.0%,比较了解26.8%,不太了解35.5%,说不清楚25.6%。

    

    俗话说:“欲行千里,先立其志。”每个人都应为自己拟定一份职业生涯规划,将自己的未来好好设计。如果我们能在中学期间就对自己的兴趣、爱好、个性、能力有所了解,确定自己以后的目标职业,并对这一职业和涉及的专业进行一些探索和研究,那么,我们在面临专业和职业选择的时候就不会盲目,在职业生涯发展道路上就会少走很多弯路,而不会出现等大学毕业后还不知道自己究竟要做什么的情况。

    

    进行生涯规划一般包括六个步骤。

    

    ●进行自我盘点:自己兴趣爱好的盘点;自己优势的盘点;自己缺点的盘点。

    

    ●解决自我盘点中的劣势和缺点。

    

    ●心目中的理想职业(专业),按顺序写下自己最想干的3种工作或最想读的3种专业。

    

    ●环境分析: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等。

    

    ●制定目标。

    

    ●拟定实施方案。

    

    有了目标,才会有动力。生涯规划中,目标的制定以及实施很重要。目标应该具有阶段性,可分为远期目标、中期目标、近期目标;对于学生而言,也可分为总目标、各年级目标。目标的实现需要具体的行动计划。

    

    我的近期目标:

    

    近期目标行动计划:

    

    我的中期目标:

    

    中期目标行动计划:

    

    我的远期目标:

    

    远期目标行动计划:

    

    实践得新知

    

    阅读名言,思考我们应该如何认识自我: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论语》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资治通鉴》

    

    旁观者清,当局者迷。

    

    ——《旧唐书·元行冲传》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景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 题西林壁》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戴复古《寄兴》

    

    认识自我的途径:

    

    此外还有:

    

    模拟面试

    

    角色一:图书推销员:你是大二学生,希望自己养活自己,一直不让家里寄钱。这个月必须推销出手头的图书,否则经济将出现危机。刚才党委办公室主任任你怎么介绍都不肯买。现在你走进人事科长办公室……

    

    角色二:人事科长:你是人事科长,刚才注意到有位年轻人在党委办公室推销书籍,而且知道办公室主任有点反感,你正在拟定一个人事考核计划,需要参考书籍,又怕上当受骗。

    

    角色三:办公室主任,反感大学生推销书籍,认为是骗钱,想去阻止人事科长购买,又怕目的太明显让人事科长不高兴,产生认为他无能的错觉。

    

    要求:三位同学分别扮演三个角色,根据情景和人物介绍展开一段对话。感受不同职业对从业者的要求。

    

    活动后我的感受:

    

    制订生涯规划书

    

    阅读拓视野

    

    目标对人生影响的跟踪调查

    

    哈佛大学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关于目标对人生影响的跟踪调查。该调查长达25年。对象是一群智力、学历、环境等条件差不多的年轻人,调查结果发现:

    

    27%的人没有目标,60%的人目标模糊,10%的人有清晰但比较短期的目标,3%的人有清晰且长期的目标。

    

    25年的跟踪研究结果很有意思:那些占3%者,几乎都不曾更改过自己的人生目标,大都成了社会各界的顶尖成功人士,其中不乏创业成功者、行业领袖、社会精英。

    

    那些占10%有清晰短期目标者,大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共同特点是短期目标不断被达成、生活状态稳步上升,成为各行各业不可缺的专业人士,如医生、律师、工程师、高级主管,等等。

    

    其中占60%的模糊目标者,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面,他们能安稳地生活与工作,但都没有什么特别的成绩。

    

    剩下27%的没有目标的人,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过得不如意,常常失业,靠社会救济,并且常常都在抱怨他人,抱怨社会,抱怨世界。

上一章 下一章

看小说就用200669.com

字号

A-

A+

主题

护眼 旧纸 桔黄 纯黑 实木 淡紫 浅灰 灰蓝 暗灰 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