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五 谁说没有“免费的午餐”
主题五
谁说没有“免费的午餐”
生活万花筒
重庆市大足县邮亭镇烈火村的赵晓萌是一个不幸的女孩,她的母亲智商偏低,父亲2004年因车祸死亡。但同时,她也是幸运的。2008年,大足县在全市首创“爱心午餐”项目,赵晓萌成为了第一批幸运儿,每天中午都可以在学校吃上一顿 “爱心午餐”,午餐有荤有素,时不时变换花样,味道也不错。
同时,一个叫张贻勇的叔叔走进了赵晓萌的家庭,当起了她的“代理家长”,填补了她亲情上的空白,为她的学习、生活带来了很多的改变。赵晓萌说,“爸爸”经常给她买学习用品,还接她到他家玩,完全把她当成了自己的亲生女儿。
2011年,为增强学生体质,政府增加了对贫困学生的资助标准,重庆市进一步丰富“一日三餐”营养,该市北碚区共计投入1750万元,实施“一日三餐”营养行动,为9000余名中小学义务教育阶段非寄宿制贫困学生、留守儿童、农民工子女免费提供爱心午餐;投入1000余万元,让在校学生每天晚上能饮用到一袋奶。
看了这两则报道,你怎样认识“免费的午餐”?
探究寻常理
爱心慈善活动,可以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们,给予他们信心和勇气,帮助他们渡过难关,也可以帮助贫困地区人们,让他们感受到温暖和公平,增强摆脱贫困的希望和干劲,让整个社会充满爱心和温暖。
希望工程标志性人物“大眼睛”苏明娟早已大学毕业,进入了中国工商银行安徽省分行工作。
大学刚开学一个多月,苏明娟便提出停止“希望工程”捐助的请求,通过勤工俭学挣生活费。苏明娟还组织同学到金寨进行义务支教,并主动要求资助当地一个贫困的小女孩,那是她一对一捐助的第一个孩子。
上班后,苏明娟把第一笔工资捐给了“希望工程”,并且每年都会捐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苏明娟说她一刻也没有忘记“希望工程”和社会对她的帮助。因为那张照片,因为大家的帮助,她改变了面临辍学的困境,她说这些年“好像有一种使命推动我前进”。作为“希望工程”的受益者,她会把爱心一直传递下去。
爱心慈善活动,还能帮助同学们养成一个关爱他人的责任意识。“授人玫瑰,手留余香”,青少年在给予他人的过程中获得满足,并体验满足带来的快乐。这样有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青少年是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是中华民族的希望,应当首先具备良好的精神品格,从小养成慈善意识和爱心习惯,并积极投身慈善活动中来。
我们正处于比较特殊的初中阶段,在这个阶段我们即将成人又尚未成人,所以这个阶段的我们既要学习将来如何做成人又不能把自己完全当做成人。因此我们在参加慈善公益活动方面,既要达到自己参与公益活动的目的,又要学会保护自己,不要做那些力所不及的事情。但捐款绝不是中学生参与慈善活动的唯一方式。
我们可以参加学校、社区组织的照顾独居老人的活动,给他们的生活带来方便和温暖;
我们可以组织宣传低碳节能环保理念的活动,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我们的力量;
我们可以参加“一对一”结对献爱心活动,除了在物质上,更在精神上帮助、鼓励欠发达地区的孩子;
我们还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
“母亲水窖”工程
“母亲水窖”是一项集中供水工程,是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2001年开始实施的慈善项目,重点帮助西部地区老百姓特别是妇女摆脱严重缺水带来的贫困和落后。截至2006年年底,投放资金累计3.3亿元人民币,修建水窖10万多眼,小型集中供水工程1200多处,受益人口130多万,受益范围23个省区市。
实践得新知
雅安地震发生后,学校号召大家捐款,李小明非常踊跃参加,打算把自己攒了几个月的零用钱30元,全部捐出去。第二天,李小明看到同学们最少的都捐50元,握着自己攒下的30元他不好意思捐了……
别人都捐那么多,这点钱确实拿不出手,太没面子了。
捐款是表达对灾区人民的爱心,量力而行,不要攀比。
我同意谁的观点,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人在微博上看到职业乞讨,他们把自己伪装成乞丐,以骗取同情,以此为职业,不劳而获。
躲在车后取出“道具”。
主要“道具”——滑轮车
抽烟休息
穿上衣服准备“上班”
脱掉鞋袜
开始“上班”
你看到这样的微博后,还会帮助路边的乞丐吗?
现代社会中,我们应该如何去帮助他人,谈谈你的“爱心计划”。
爱心人士:
爱心地点:
我(们)的爱心行动:
阅读拓视野
微尘——微小的尘埃,却无处不在
2004年底印度洋突发海啸灾难,一对中年夫妇走进了青岛市红十字会,他们说是要替朋友为印度洋海啸灾区的灾民捐款5万元,当工作人员问其姓名以便开具收据时,他们留下了微尘的化名。在青岛市红十字会记录中,微尘在非典时期捐款两万元,在新疆喀什地震时期捐款五万元,为白血病儿童捐款一万元,向湖南灾区捐款五万元……对于普通的个人捐款者来说,这些数目不算小,而这对中年夫妇却说“人都应该有一颗同情心,自己是一个很平凡的人,做的事也很微小,就像一粒微不足道的尘埃。我们只想平静地做些该做的事”。
这位热心公益事业、化名微尘的好心人,多次捐款且数额较大,但却一直不愿露面。于是,青岛开始了寻找微尘的行动。网友们纷纷留言表达对微尘的敬意和祝福。一位网友说:我们的社会需要这样有公益心的人,不一定要有多少钱才可以,重要的是有爱心。也有网友认为,微尘是个值得尊重的人,她不图名、不图利,只想以自己的方式做善事,那么市民就该尊重她的生活方式,也希望微尘这两个字成为青岛公益事业的一个符号。
微尘,是青岛的一位普通的市民,她数次不留名向灾区大额捐款;微尘,是一个充满爱心的群体,频繁出现在青岛市各种公益活动中;微尘,是一个关爱他人的符号,以它命名的募捐箱、徽章走进岛城的大街小巷;微尘,是一段记录城市文明的断章,不仅是为它所助的朋友,还有数以百计千计为它所感染的人……
看小说就用20066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