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 人体极限
第三课 人体极限
兰德用猜谜的方法,改变了在森林医院治病的儿童的态度,让他们知道五官都非常重要。森林医院受到兰德的启发,决定举办一次特别的“极限竞赛”。“极限竞赛”的目的,是为了让森林医院的小病号们知道自己身体的能力范围,提示他们不能滥用自己的能量,养成爱惜身体的习惯。当然了,也许小病号中也隐藏着个别天才,有可能突破人类传统的身体极限,就让大家拭目以待吧!
兰德组织了喜欢运动的孩子,进行短跑比赛。本来这些孩子因为活泼好动,身体素质都非常好,都是最近流感的袭击,患上了流行性感冒,才住进了森林医院的。虽然他们中的一些已经恢复健康了,可是听说有“极限竞赛”,却不想出院了。每天医生来检查的时候,他们总是装出咳嗽的样子。
“预备,跑!”兰德一声令下,参加比赛的5个小选手从起跑线上奋力向前跑去。最快的一个小选手,冲过100米的终点线时,用了17秒12.兰德看着这些孩子们奔跑的样子,不禁想起了自己小时候。
兰德为第一名的小选手戴上代表胜利的花环。冠军小选手兴奋地说:“兰德哥哥,你看,我长大了有可能突破人体的速度极限吗?”兰德微笑地看着他,想起了自己6岁时,也曾经有过类似的想法。兰德对着小选手说:“我们的速度依赖于身体的素质,因为我们的身体具有一定的重量,所以每提高一秒钟速度,都会增加一定的能量消耗。据科学家计算,我们人类
的速度极限可能是百米9.48秒。现在的百米世界纪录是博尔特保持的9秒58,只比人类理论上的速度极限慢了0.1秒。我们一起努力吧!也许,超越这个极限的就是我们!”小选手们看着兰德,眼睛中发出了热切的光芒。
沫沫领着一群对自己的记忆力非常满意的小朋友,来到了一个黑板前。黑板上写满了数字。一个梳着小辫子的小女孩念起了这些数字:"3.14159265358979...”
3.1415926535897932384626433832795028
听到这里,一个小男孩叫了起来:“我知道,这是圆周率!”
沫沫笑着说:“是的,黑板上是圆周率小数点后30位的数字,小朋友们,你们想挑战自己的记忆极限吗?看看有没有人能把它背下来。”这些小朋友们哇啦哇啦地大声背了起来。不久之后,声音慢慢小了下去,只有一两个小朋友还在坚持。有一个小朋友奋力地背出了圆周率小数点后的25位数字,可是到第26位的时候,无论如何也接不下去了。这个小朋友得了“记忆极限”比赛的第一名,十分高兴。
沫沫笑着问大家:“你们知道吉尼斯纪录的保持者能记住圆周率小数点后的多少位吗?”一个小朋友说:“他一定能记住100位,不,1000位吧。”
沫沫说:“这项纪录的保持者能记住圆周率小数点后67890位数字,念完这些数字,得花上一天多的时间呢。”所有的小朋友都惊呆了。沫沫说:“你们想变得像他一样,把自己的记忆极限发掘出来吗?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很大的记忆容量,只是大部分都没有被开发出来。像爱因斯坦这样聪明的科学家,大脑才被开发了12%,正常人只有8%,所以我们还有很大的空间可以发挥。”
马可领着一些来治疗网瘾的小朋友进行“专注竞赛”。他讲了一个古代中国的故事,故事的题目叫《武松》,看谁能复述出来。小朋友们刚开始的时候还觉得挺好玩,可是5分钟刚过,许多人觉得他讲的故事越来越乏味。武松尽管武艺高强,可是,哪里比得上游戏中的主角啊。许多小朋友看着马可的嘴巴一张一合,可是脑海里浮现地都是游戏的场景。20分钟过去了,没有一个小朋友能够复述出《武松》这个故事的情节。
马可看着这些小朋友,认真地说:“小朋友,我的故事已经讲完了。一般来说,我们儿童注意力的发展,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提高的。我们在两岁时,对一件玩具的兴趣只能持续几分钟;在四岁时听故事,只能维持四五分钟的专心;到了六岁,就可以在20分钟长的时间里全神贯注地做一件事情。可是,我们刚才的竞赛结果说明,我们的专注能力只相当于4岁儿童的水平。为什么会这样?就是因为我们染上了网瘾,我们对上网已经形成了依赖。长时间沉溺于网络中,不但算不上专注,而且会影响头脑发育,导致神经紊乱,会变得容易激动、生气。希望通过今天的竞赛,大家能明白这个道理,战胜自己。其实,对于那些需要全神贯注从事某项工作的人来说,如卡车司机、发电厂操作人员以及航班驾驶员,12小时是个极限。小朋友们,我们应该学会这样的‘专注’。”
小朋友们听了马可的一番话,觉得是应该反省和改变自己了。他们纷纷在心中构想了新的计划,这些计划,和上网、游戏都没有关系。
森林医院的“极限竞赛”,还有好多项目,比如“气温极限”“饮食极限”等。来到森林医院治疗的小朋友们,通过这样的竞赛,更加全面和深入地了解了自己的身体,就连家长们,也感到这样的竞赛十分有益。森林学校的志愿者们,一时赢得了交口称赞,他们的热情更高了。
(执笔 胡瑜)
看小说就用20066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