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十二 向“家暴”说不
主题十二
向“家暴”说不
生活万花筒
2013年5月8日,傅师傅像往常一样行走在金沙县石场乡构皮村的小路上,忽然看见一个小孩站在路边自言自语,不时对着走过的路人一阵谩骂。傅师傅走近一看,小孩满身伤痕,裸露的头皮没有一块好肉,让人触目惊心。向周围人打听得知,小孩叫小平(化名),年仅11岁,由于长期被父亲杨某毒打虐待,现在已经变得精神恍惚。
一个村民告诉他,实际上,对于小平的遭遇,石场乡构皮村早已邻里皆知,大家也劝诫过小平的父母,但是都没有用,碍于乡亲情面,大家也不好管这个“家务事”。愤慨的傅师傅立即向警方报了案。
奶奶说,小平是家里的老大,下面还有1个妹妹和3个弟弟,和农村里的很多小孩一样,小平从5岁开始就早早地分担起了家务活,每天早上天刚蒙蒙亮就要出门去割猪草,然后再去上学,晚上放学回家还要接着干其他家务活。记不清是从哪一天开始,小平就时常遭到父母的谩骂,他的勤快,非但丝毫没能换来父母的宽恕,反而让谩骂升级为毒打。
看着宝贝孙儿遭受如此毒手,她也劝阻过儿子,但是无济于事。让她更为寒心的是,有时候被打得受不了了,小平就跑到奶奶家去避难,但是杨某甚至会追到奶奶家里,连自己72岁高龄的亲娘也一块儿打。
现在,这位长期虐待自己亲生孩子的父亲杨某已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等待进一步的调查审判。
看到以上事件,你有什么感受?
你的身边有类似的事情发生吗?
探究寻常理
家庭暴力简称家暴,是指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的,以殴打、捆绑、禁闭、残害或者其他手段对家庭成员从身体、精神、性等方面进行伤害和摧残的行为。
家庭暴力之所以受到特别关注,是因为它是一个十分突出的社会问题,极大地危害社会治安、家庭稳定以及妇女儿童的身心健康。家庭中对孩子的暴力行为是对孩子的人格尊严、生命健康、人身自由等权利的粗暴侵犯和践踏,也是对孩子的心理、精神等方面的严重侵害和摧残。
家庭暴力的特点主要有:
●对象的特定性
家庭暴力发生在家庭内部,对象以家庭成员为主,而家庭成员中的妇女、老人、儿童较其他家庭成员更容易成为受害者。
●形式的多样性
家庭暴力形式多种多样,既有表现为纯暴力的殴打、伤害等体罚形式,也有表现为威胁、遗弃、拒绝赡养或抚养等精神上的伤害。
(1)身体暴力:包括所有对身体的攻击行为,如殴打、推搡、打耳光、脚踢、使用工具进行攻击等。
(2)语言暴力:以语言威胁、恐吓、恶意诽谤、辱骂,使用伤害自尊的言语进行精神虐待等。
●行为的隐蔽性
传统的“家丑不可外扬”的观念,致使家庭暴力具有隐蔽性。另外,受暴力侵害的对象在家庭中的地位通常比较低,因此,除非已到了忍受的极限,否则,他们一般是忍气吞声,不愿告诉别人,更不用说主动去寻求帮助或向有关部门投诉了。
●过程的循环性
受暴力侵害的人往往不是受到一两次的伤害,而是经常性地受侵害,并呈循环性特点,就是说,既有暴力阶段,也有缓和与亲密阶段。因此,受害者往往对施暴者一时表现的愧疚、悔恨满怀希望,一次又一次地相信和期待施暴者会痛改前非,但大多数的情况是事与愿违的。
作为中学生,面对家庭暴力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沟通技巧来预防。
●维护长者的尊严。对于长辈的错误,不能直接顶撞,更不要以胜者自居而伤害长辈的尊严,激化矛盾。要选择适当时机,采取长辈能够接受的方式,说出自己的意见,或者通过其他亲朋好友间接转达自己的想法,与长辈沟通。
●家庭成员之间经常交流思想,表达感情。晚辈要体会长辈的辛苦,理解长辈的心情。
●儿女要勇于认错。与父母意见产生分歧时,儿女应首先检讨自己是否有错。
●对于举止无理、言语调戏的长者要格外警惕。
遭遇家庭暴力的应急处理方法
●保护好身体要害部位,如头部、颈部、胸部、腰部,避免受损伤。
●尽量离开现场,寻求其他亲朋好友的帮助。
●向亲朋好友中德高望重的长者讲述自己的想法,请他们帮助自己解决矛盾。
●情况严重时,报告老师,请学校协调解决;必要时,向法院起诉。
实践得新知
问卷调查:遭受到家庭暴力后采取的措施
1.你觉得当遭受到家庭暴力的时候,采取哪些措施是有效的?()(可多选)
A.默默忍受B.向亲友抱怨C.反抗D.向居委会求助
E.报警F.向妇联投诉G.其他(自填)
2.如果你的家庭发生不可调节的矛盾时,你会采取什么方式来解决()
A.保持沉默,可以忽视B.向外界求助
C.采取暴力方式D.其他(自填)
3.你觉得暴力有助于解决夫妻、父母子女之间的矛盾吗?()
A.非常有帮助B.有一定帮助C.不清楚
D.帮助不大E.毫无帮助
4.如果你的家中存在家庭暴力现象,主要可能是?()
A.殴打、虐待B.言语上的辱骂、嘲讽C.漠视、疏远
D.限制与他人的正常交往E.其他(自填)
5.您觉得家庭暴力对家庭关系的影响程度为?()
A.非常影响B.有一定影响C.不清楚
D.影响不大E.毫无影响
6.您觉得影响主要是?()
A.危害受害者身心健康B.夫妻感情出现裂痕
C.影响事业发展D.影响子女健康成长
7.你觉得家庭暴力应该由哪一方机构出面解决?()
A.居委会B.妇联C.公安机关D.施暴者单位
8.如果你以后遇到家庭暴力事件,你是否愿意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A.非常愿意B.比较愿意C.不清楚
D.不太愿意E.绝不愿意
9.如果学校中开展反家庭暴力活动,你会支持吗?()
A.非常支持B.比较支持C.不清楚
D.不太支持E.反对
*自评:
我对遭受到家庭暴力后应采取措施的了解程度:
非常了解()基本了解()
了解一点点()根本不了解()
当你面对生活中以下情境时,心里会怎么想,又会怎么做呢?符合你想法的打“√”,不符合的打“×”,都不符合时请写出你的想法。
情境:晚上八点,正埋头学习,隔壁传来打骂声以及孩子的哭喊声,妈妈嘀咕一声说:“隔壁那个酒鬼又开始打老婆孩子了,是不是该去看看?”
想法:清官难断家务事,说不定还惹祸上身,别管了。()
想法:赶紧报警吧,搞不好会出大事。()
想法:赶紧去说说情,那孩子哭得挺可怜的!()
想法:那个男的真可恶,真想狠狠揍他一顿。()
想法:小孩子真可怜,等他长大了,就有能力保护自己了。()
想法: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拓视野
家庭暴力如何取证?
●涉及家庭暴力离婚案件,受害人应保留相关证据,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受害妇女遭受暴力侵害后,及时、全面地收集、保存各种证据,包括:身上的伤痕、带血的衣物、被打掉的牙齿、揪掉的头发、撕破的衣服;施暴者的凶器如刀、针、铁棍、木棒、石头等。
●平时注意保留书证、物证,如验伤病历记录、警察笔录、被破坏的衣物、对方使用的凶器等。
●受害人在遭遇家庭暴力后向妇联组织、人民调解组织、居民委员会或村民委员会、公安机关或其他组织求助或报警,相关的证明或书面记录可作为证据使用;施暴人因施暴而做出的口头、书面悔过或保证也可以用作证据。
●家庭暴力的特殊性,使得一些证人不愿意出庭作证,这种情况下,为维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可向法院申请调查相关证人的证言。
●未成年家庭成员也可作证,只是应当采取有效措施以避免作证可能会给未成年人带来的伤害。
看小说就用20066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