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才:以“四个尊重”为原则
敬才:以“四个尊重”为原则
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敬才是基础。如何敬才,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是保证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根本之举。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加快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
尊重劳动。习近平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根本上靠劳动、靠劳动者创造。”没有对劳动者应有的尊重、对劳动价值应有的认可,也就不会有中国梦实现的步步走近。中国梦的实现,需要树立劳动光荣的观念,需要无数劳动者的共同奋斗和创造力。只有将无数的力量和汗水汇集在一起,才能释放出真正耀眼而永久的光芒。
尊重劳动,就是要尊重各行各业的劳动者。人生本平等,职业无贵贱。车床工是人才,种田能手是人才,护工也是人才。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各行各业的劳动者,不管他们从事的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是简单劳动还是复杂劳动,只要有益于人民和社会,他们的劳动同样是光荣的,同样值得尊重。
根据新华网推出的《从劳模结构之变看发展》,知识型、创新型人才、新型技工的比例在每年劳模评选中都在提高。在2015年全国劳模中,专科及以上人员占比达到75.8%,企业一线职工占到了企业人选的67.5%,比规定比例高10.5个百分点,比上届提高5.1个百分点;农民工占农民人选的30.4%,比规定比例提高了5.4个百分点,比上届提高17.7个百分点。在2015年的劳模中,理财规划师、农艺师等新职业、新称谓的出现,也让人耳目一新。劳模结构的变化,充分表明了劳动者受到了应有的尊重。
尊重知识。习近平指出:“靠劳动创造财富,让知识成为力量。”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人才与创新,更离不开对知识的尊重与应用。近年来,“读书无用论未必就错”等新闻不断见诸报端,“新读书无用论”似有卷土重来之势。第十二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56本,比2013年的4.77本减少了0.21本。相比之下,2013年日本40本,法国20本,韩国11本。图书阅读量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对知识和文化的态度。“读书无用论”固然与高等教育培养的学生与实际相脱节,毕业学生就业困难、收入偏低等因素有关。但不可否认,目前社会确实存在对知识不够尊重的现象。要造就大规模的高素质人才,必须培育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新风。
尊重人才。在2014年6月9日召开的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习近平引用《诗经·大雅·文王》中“思皇多士,生此王国。王国克生,维周之桢;济济多士,文王以宁”,说明尊重人才对一个国家繁荣发展的重要性。他强调,尊重人才要尊重他们的个性、创造性,不要压抑和埋没他们的才能;要信任他们,不能委之以事权之后,又滥加猜疑,否则,会导致上下离心离德,无法工作。
尊重人才一方面要信任人才,坚持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人才一旦看准,就要明责授权,放手使用,充分信任,为其创造有利的环境、提供必要的支持,从而激发其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要尊重个性。“十个人才九个怪”,科技、文艺等领域的人才往往都有其个性,有的习惯于索居独处,有的不谙世故,有的穿着打扮与众人迥异。对有个性的人才,要持一种宽容态度,尊重个性,用其所长,发挥其特殊价值。既要善于启用德才兼备、综合素质突出的全才,也要敢于大胆起用在某一领域有杰出能力的偏才,让每一个人才都能找到适合自己成长的舞台。当然,不挑剔人才的个性并不等同于放纵人才的缺点。无论是才上的缺陷,还是德上的不足,都要引导他们注意克服,不能把践踏底线作为个性来张扬。
尊重创造。2013年12月15日,距地球38万公里外,五星红旗在月球上第一次精彩亮相,嫦娥三号探月工程圆满成功。习近平在会见参研参试人员代表时语重心长地说:“嫦娥三号是货真价实、名副其实的中国创造。”从“上九天揽月”,到“下五洋捉鳖”,从“天宫”与“神八”浪漫的太空之吻,到“玉兔”在月球表面闲庭信步,显示出我国科技人才强大的创新能力,更显示出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磅礴力量。
在习近平看来,一切创造,无论是个人创造还是集体创造,都值得尊重和鼓励。尊重创造,不仅要在物质上对创新型人才进行激励,通过保护知识产权、股权期权激励、优惠政策奖励等,让其获得创造性贡献的收益;同时也要在精神上对人才价值进行肯定,通过国家荣誉表彰,使其获得全社会的认可和尊重。只有让投身于创新创造的人才,及时得到社会的“正反馈”,才能激励更多人才致力其中,激发各行各业人才的创造活力,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
看小说就用20066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