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敞心扉骨肉之情
“姐!”贾环轻声喊道,“我错了,可你有什么难处要跟我说啊,你不说我又怎么猜得到呢?”
探春的手微微颤抖着,眼中的泪水早已经控制不住,宛如两条溪水般滑落,可她还是紧咬着牙关,不发出一声。
“姐!”贾环再次喊道。
探春猛的抬起头,泣声说道:“你来招我干什么?你还叫我姐干什么?你……”
贾环走到探春跟前,温和地喊道:“姐!我都认错了……”
探春再也克制不住,抡起一双粉拳就往贾环身上捶去,哭着说道:“你还喊我姐做什么?做什么……”
贾环一下子把探春抱住,任由她趴在肩上哭着,过了好一会后才轻轻地说道:“姐,对不起!我太自以为是了!”
探春从贾环的身上挣脱出来,脸上虽还挂着泪珠,却是问道:“为什么这样说?”
贾环摇头叹道:“以前我自以为什么都看明白了,什么都了解清楚了,哪知一切都是我的自以为是罢了……”
探春紧紧盯着贾环,说道:“你不恨我了吗?”
贾环微微笑道:“姐!我为何要恨你啊?又恨你什么啊?听了你刚刚的那番话呀,今日我方明白,其实我和你都一样的,只是大家的表达方式不同而已。几年前在这府中,我是装疯扮傻,尽力的不让府中的人关注。姐姐你呢,则是极力隐藏,把自己所有的情感都封闭起来,只为了不受到伤害!唉,如果我们不那样的话,只怕早就不知被打发到哪里去了吧。所以说,姐姐的想法和心思,我以前是误会了,这样说你明白么?”
探春又不笨,哪里会不明白,“你几年前就知道了啊?那时你才多大?骗人!”
贾环笑道:“弟弟,五岁就开始吵着二姐读书了,如果那时姐姐大点的话,估计我找的会是姐姐你了!”
“真的?”探春梨花带雨般笑了起来,又道:“哦,二姐姐也这样说过!”
贾环点点头,“我们出府了,太太她们对姐怎么样?这是我最担心的了。”
探春见贾环如此说,心下也倍感欣慰,说道:“没有多大改变的,还是像以前一样,不过你有出息的消息传来,倒是一些好东西也会赏下来。”
贾环听了这话,也感到放心些,又道:“这就好,娘整天念叨你,担心你呢!”
探春往房门左右看了看,确定没有别人后,才问道。“娘她过得好么?”
贾环见探春终于喊赵国艳为娘,心下别提有多高兴了,虽说这一声喊得有些小心翼翼,可这也说明她并不是不认赵国艳,而是和赵国艳所想的一样,只是碍于府中的环境,在人前无法表现出来罢了。不由笑道:“没什么事,在忙着给舅舅找媳妇呢!”
探春闻言有些落寞起来,说道:“这就好,好好的照顾好娘,我是出不去的了!”
贾环明白探春的话中意,说道:“姐,等过些时日,如果我能再出息些,就回来把你接出去,我们再不用看别人的脸色过活,你可愿意?”
探春苦笑,“你有这份心就行了,身为女儿家,哪有说出府就出府的,老太太、老爷、太太又岂会答应。”
贾环拉起探春的手,“姐,你放心吧,我说过的话,一定能做到!”
探春眉头皱了皱,说道:“你现在可不能和老祖宗、老爷、太太们闹翻,且不说这样会得不偿失,就你而言始终也是贾家子孙啊!”
贾环笑道:“姐,你说的我都明白!可这个家不是你的,也不是我的,更从来不属于我们。我们的家,属于我们的一片天,弟弟正在努力的去拼、去挣。假以时日,我不敢说会有多大,会有多好,但能绝对肯定的是,那里有姐姐的一片天地,一个舞台,一个可让姐姐无忧无虑释放才华的地方!”
“三弟,听你说的这些话,才知道你真的长大了!你好好的去做便是,不用记挂着我的,我会照顾好自己的!”探春说到这里,忽然想起了什么,又道:“还有,那晴雯、麝月都是老太太派去你身边看着你的,你知道吗?”
贾环点点头,“知道的,我早就看出来了,只是也没有必要瞒她们什么罢了,加上宝二哥今天来拉她们回来,我就顺水推舟成全了他罢了,否则我不愿意的话,他哪个人能要回来!”
探春说道:“你呀,还是不要和宝玉起什么冲突为好!毕竟在老太太、太太心里,他是天之骄子一样的人物,像小孩子一样的置气又有什么意思?”
贾环说道:“好吧,听你的,我不去招惹他便是。我打算呀自己去买些丫鬟回来,免得再遭别人惦记,这样总行了吧。”
“嗯,这样最好,过些时候等宋嬷嬷、小吉祥身子好了,就可以帮你管教了,只是可惜了彩云……”探春说到这里,也不免神色黯然,“你万不可再沉迷悲痛之中,彩云虽好,奈何命薄!二嫂子那边……”
贾环咬着牙点点头,“姐你放心吧,我不会乱来的,不论是好的坏的,我都会忍住!”
探春欣然地看着贾环,说道:“今日方知,我不及你多了。能忍别人所不能忍,才能做别人所不能做之事!”
贾环摇摇头,“姐,你别这样说,你不比别人差。如今在这个府里,弟弟最在乎的就是你和二姐、四妹三人了,为了你们能好好的,我做什么都愿意。”
探春微微一笑,坦然说道:“我们有你这样一个兄弟,才真是福气呢!”
说到这里,但见侍书快步跑了过来,口中说道:“姑娘、三爷,二姑娘和四姑娘回来了。”
探春看了看贾环,说道:“你过去二姐那边吧,人多了口杂,在府里小心些说话,我就不过去了。”
贾环已经彻底明白探春的无奈,为了不给她惹上什么麻烦,点了点头后,就转身走开了。
………………
迎春的屋子和探春的相隔不远,贾环还未走进去,就听见惜春满不乐意的声音传来:“臭三哥原来躲在这里啊,害我和二姐你一顿好找,哼!一会来了看我理不理他!”
贾环闻言,笑着走了进去,“你还好说,我给人灌了那么多酒,也不见出来帮帮我,现在还要生我的气啊?莫不是白疼你了啊!”
惜春见贾环笑着走了进来,嘟着嘴说道:“人家又不会喝酒,怎么帮嘛!”又道:“后来,我和二姐不去寻你了,谁知道你跑这里来了呀?而且,后来宝二哥跟姊姊们还说你坏话来着,人家还帮你说了他呢……”
迎春在一边见惜春把该说的,不该说的都一股脑都说了出来,忙拉了拉她,却为时已晚,生怕贾环又因此恼了,忙说道:“环弟别气,宝玉那本就是一些顽话来的。”
贾环看着惜春的神色,心下已是了然。想来是因为宝玉的这番说词,她们二人才不想在那边顽,而出来寻自己的。当下也不说破,淡然一笑,说道:“原来这样啊?四妹可是受了委屈了?别愁眉苦脸的,嘴长在他们自己身上,难不成还不让别人说话不成?再说了,不招人忌是庸才,理那么多干嘛呀?”
迎春听了贾环这话,露出了微微笑意,显然对这个说法是认同的。小惜春却还是不乐意,到贾环面前拉着他的手,撒着娇说道:“不嘛,三哥……三哥哥……我就不要别人说你的坏话!”
贾环看着一团孩气面容的惜春,想到难得她这么腻自己,便说道:“好吧,既然四妹不乐意了,那三哥去揍他一顿可好?”
惜春瞬间如小鸡啄米般又点头又嬉笑,可没过一会,又马上变脸地摇了摇头,说道:“这样不好的,三哥,老祖宗会让人罚你的!”
贾环和迎春相视对笑了一下,惜春还是挺懂事的嘛……
姊弟三人在房中说了会话,却见门外进来一个丫鬟对贾环说道:“三爷,老爷叫你过去一趟。”
迎春闻言,说道:“三弟,既是老爷叫你,那你就快去吧!”
贾环本想着好好跟她们聊聊,没想又遇到这样的事,不由向那个丫鬟问道:“可知老爷叫我去什么事啊?”
那个丫鬟摇了摇头……
贾环倍感无奈地告别了迎春、惜春,出了门又往探春的屋子看了看,这才跟着那个丫鬟往贾政的书房去了。
在贾环眼中,对贾政这个父亲还真没什么好感。就说贾政上次不分青红皂白的就打了他的事,作为父亲总该先给做错事的孩子一个解释的机会吧?哪有一上来就怒不可解的给两嘴巴子,紧跟着又是一顿大棒的?有这样教育孩子的吗?难道真是“无仇不成父子”?
后来,在贾环慢慢的了解这个封建社会的规制后,对贾政的看法也有了些许改观,觉得他就是个有点古板,性情不会拐弯的父亲而已,一个望子成龙,笃信“棒打出孝子”的传统人。他的字,就是他的性格。存周,保存周礼。是不是?再说,封建社会还有个奇怪的规矩,男人不可以轻言喜怒,对儿子尤其这样。所以,亲近孙子教训儿成了一景。
贾政在原著中一直是个饱受诟病的人物形象,什么“封建制度的卫道士”,什么“虚伪的老学究”,什么“旧势力的代表”,什么“无才无能的虚伪之徒”等一个个千斤重的大帽子扣在了贾政的头上。而贾政这个名字作为“假正经”的谐音更是几乎得到了异世读者的一直认可,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既是贾政的悲哀,亦是读者的悲哀。因为这实在把贾政这个人看简单了,类型化也肤浅化了,想要真正理解原著中的人物形象,就必须放下成见与这个人物将心比心地交流,而我们一旦窥探见贾政严肃外表下的无奈内心深处,就不能不为之前的误解和贾政的温情与寂寞而唏嘘不已。
一个是家族角色的逼迫与拘束。贾政并非从小就假正经,相反,他自幼酷喜读书,深得祖父的疼爱,也想走科举的道路。青年时代,他也是个诗酒放诞的人。他之所以终于得了个“假正经”的名声,这跟他在宁荣两府中实际扮演的角色有直接关系。偌大一个贾氏家族,宁国府那边,跟贾政同辈的贾敬,“一心想作神仙”,“只爱烧丹炼汞,余者一概不在心上”,“只在都中城外和道士们胡羼”,把世袭的官爵都让给了儿子贾珍。荣国府这边,身为长子的贾赦(贾政行二),虽然世袭了一等将军的官职,但其为人实在不堪,也不爱管家里的事,在晚辈中没有什么威望。晚一辈的,宁国府的贾珍,因为父亲从不管教,只图一时高兴,快要把宁国府闹翻了;贾赦的儿子贾琏,也不是个爱读书的人,“于世路上好机变言谈去得”,是个混江湖的人,一直住在贾政这边,帮着料理些家务。显然,堂堂贾府,只有贾政是个靠谱的人。因此,贾政是荣宁两府的主心骨、顶梁柱,实际上的当家人。他若是也像贾敬、贾赦那样,做甩手掌柜,贾府早就散了架。贾政的正经,是形势逼迫所致。
话说多了就跑远了,还是先说贾政和贾环的这一次会面吧。
看小说就用20066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