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虫洞X黑洞 硬核

下载APP

第三十九章 虫洞X黑洞 硬核

  一年多了,真不容易啊。

    他终于把这最高难度给打通关了。

    任窘扫了一眼沉寂下来的第七地下城空间,有些感慨地看向手中的破布。

    已经没了用处的破布,在他的注视下,如同被充了气一般地膨胀起来,并在膨胀过程中,向已经瘫痪的第七地下城空间的守关boss笼罩过去。

    真是辛苦这大家伙了。

    他这一年多高强度挑衅,把这boss累得够呛。

    哪怕这boss只是遵照既定程序形式,感觉不到累,但连续启动停歇积累下来的金属疲劳,还是击垮了它。

    在他终于通关最高难度的那一刻,这守关boss也终于仿佛被榨干了一样,没等按既定程序停机休眠,就崩塌成了一堆废铁。

    拥有总负责人权限的他,不是不能赶在它彻底报废之前,返厂维修一下这守关boss。

    但守关boss本身因为劳损而产生的随机性,也是通关最高难度过程里增加他演练压力的设定之一。

    所以他是眼睁睁看着它是怎么变成一对废铁的。

    不过既然他已经通关了,那这在他通关过程中劳苦功高的守关boss,也该被修复了。

    随着他拎着破布一角的无形之手松开,披在守关boss身上的破布,顿时冰雪消融似的,流动着渗透进了守关boss那满目疮痍残破不堪的躯体里。

    被纳米物质里里外外渗透了一遍的守关boss,好似被打了一针强心剂。

    崩塌散乱的人造躯体仿佛大病初愈的病人一般,挣扎着给不成形的自己,再次塑形。

    见第七地下城空间的守关boss重新动作,任窘没有继续留在这里等待修复过程结束,而是径直切换到了安全区外的森林环境,然后登出游戏。

    守关boss的修复工作,自有虚拟世界负责。

    他用纳米物质浸润守关boss,不过是提前激活了死机的守关boss系统,并相当于在守关boss身上烙下成就印章一样,在它躯体上留下了几道纹路,用来证明它的贡献。

    现实里还有事情,需要他将注意力集中着用,没有空闲把时间和精力浪费在观看守关boss的修复过程上。

    登出游戏后,任窘的主视角回到了主控舱的主控台上。

    虽然整个龙伯国星上,散布着数以万计的他的替身,但主控台下各个控制岗位,却没有一个替身待机。

    整个主控舱空荡荡地就他一个,看起来特别像个孤家寡人。

    以他目前的能力,的确能做到给主控舱里安排一些替身,然后编辑一些循环指令,让这些替身假装地忙起来,给主控舱里增加点人气。

    但到头来,他并没有选择这么做。

    原因也不复杂,纯粹是没这个必要。

    他还没孤独到,需要用虚假的人气来安慰自己的程度。

    借助迎向航行方向的替身的视角,任窘看向了前方因为扭曲了光路,进而形成圆环状光圈的可视星区。

    那里,就是他即将进入的虫洞所在地。

    虫洞,与黑洞一样,都是引力效应处在极端状态下形成的宇宙宏观现象。

    如果仅从外在表征层面观察虫洞,并不能发现它与黑洞的区别。

    因为虫洞一样存在事件视界,靠近虫洞的宏观天体,也一样会被洛希极限撕扯成碎片。

    虫洞与黑洞之间的最大区别,那就是黑洞几乎是一个单向死路。

    坠落进黑洞的物质,即便只要没被瞄准奇点,拥有从黑洞事件视界里重新出来的机会,出来之后也只能被困在事件视界上,直至黑洞自身蒸发殆尽为止。

    而虫洞则不同,虫洞存在着出口。

    坠落进虫洞的物质,在没有曲率引擎的保护下,虽然也会遭遇像坠落黑洞一样的境遇,被引力撕扯着分解成各种粒子。

    但除非是擦着事件视界的内侧边缘而过,很快逃逸出虫洞,然后像被困在黑洞事件视界上一样,被困在虫洞的事件视界上。

    不然都有可能抵达虫洞现象的核心区域,然后临时驻留在核心区。

    等到内部物质积蓄得足够多,多到能引发处于稳态的虫洞现象的失衡,那核心区的物质,就会被虫洞连接的另一端,以白洞喷发的形式重新喷发出去。

    虽然进入虫洞的物质,在被从另一端喷发出来的时候,出现了信息失真的情况。

    但这种将一处宇宙时空的物质,转移到另一个宇宙时空喷发出去的过程,确实是虫洞现象能传送物质的工作原理。

    如果一处经过各种验证,判定是黑洞的宏观引力现象,突然毫无预兆地爆发出堪比超新星爆发一般的物质抛射。

    那不用猜,这个被判定为黑洞的引力现象,一定是被误判成黑洞的虫洞。

    随着龙伯国星不断靠近,目标虫洞周围的光圈,开始被渐渐分解消散成条条被扭曲了的恒星星光。

    而在虫洞原本看着空无一物,只有漆黑一片的现象中心,却出现了虚焦的光斑。

    在这虚焦的光斑出现在任窘视野里的那一刻,等待多时的替身,将一个人造卫星发送升空。

    不再用内曲率加速后,匀速前进的龙伯国星,对百余吨重的人造卫星产生的引力束缚很弱,人造卫星升空后不久,便径直到达了相对缓慢自转着的龙伯国星看着静止不动的轨道。

    并在对应轨道上对着虫洞展开了一层层光帆。

    当最后一层光帆完毕,来源自虫洞方向的虚焦光斑,顿时被位于其中心的光帆遮住了大半光芒。

    虫洞引力现象聚焦起来的光能,还不足以灼热到危及龙伯国星本身。

    但不想在星体表面被灼烙出什么难看印记,然后浪费时间修复的任窘,还是决定在焦点来临时挡一挡。

    随着龙伯国星继续匀速地靠近目标虫洞,虚焦的光斑渐渐被人造卫生展开的光帆整个挡住。

    被聚焦起来的光束,虽然总体能量不多,但依然有被收集的价值。

    借助光电效应将聚焦起来的光能规驯成可利用能量后。

    人造卫星用无线传输的方式,将转化而来的可利用能量,向下方的储能站传递。

    在能量转化过程中,大量没办法再利用的废热,开始在人造卫星里积蓄。

    于是通过升华散发多余热量的光帆,开始不断向后抛散着尘埃。

    对于这些尘埃,任窘并没有任其飘散,而是尽可能地收集起来。

    在宇宙里,无论什么物质,都是十分宝贵的,能收集起来就尽量收集起来,不能随意浪费。

    当龙伯国星通过能灼伤星体表面的聚焦区后,完成任务的人造卫星主体被顺利回收,并在星体继续靠近目标虫洞的过程中,重新与星体融为一体。

    而与目标虫洞之间再无什么阻碍的任窘,终于能再尽情目睹前方的虫洞。

    虫洞事件视界边缘被扭曲的光路,对他大致判断目标虫洞的规模,很有帮助。

    随着龙伯国星的靠近,这个目标虫洞,将其能轻易吞下龙伯国星体的规模,逐渐在他眼前展现。

    虫洞并不能随随便便地想进就进。

    幼教场星系周围的那一阵列的引力现象,即便随便从中拿出一个能作为虫洞使用,也不是龙伯国星这个体量的星体可以进入的。

    如果不追求进入虫洞物质的信息完整性,除了一些没进入虫洞,就能干扰虫洞现象稳态的宏观天体外,其它大部分天体及物质,都能随意进入虫洞。

    但没有保护的进入,被从虫洞另一端喷发出去的,就只会是一些超新星爆发物质。

    除了产生一片星云区,没有任何可利用价值。

    只有借助曲率引擎,让相应的航行器进入能容纳其进入的虫洞,虫洞才是虫洞。

    而能轻易容纳龙伯国星这个规模的虫洞,其规模也必然小不到哪去。

    而这,也是眼前这个目标虫洞,会位于黑域较深区域的原因。

    能轻易容纳龙伯国星的虫洞,单是等效的引力现象,就足以以黑洞的形式,对周围的宇宙物质产生影响。

    如果这些物质能乖乖进入虫洞,然后留在核心区等待被另一侧喷发出去,那还不算什么。

    而如果这些物质进入虫洞之后,打个擦边球又逃逸了出来,停留在事件视界上,那对那些准备进入虫洞的航行器,就属于是比较麻烦的安全隐患了。

    小规模的虫洞,还能利用外部曲率影响,通过干扰事件视界的稳定,去除掉干扰物质。

    这也是幼教场星系周围的引力现象,能持续存在的原因。

    可一旦虫洞达到一定规模,那小范围的外部曲率对虫洞的影响,就会变得微不足道。

    而大范围的外部曲率干涉,且不说构成相关引力现象阵列的麻烦程度,单是将代价转嫁到宇宙本身的过程,就很容易发生翻车事故。

    因此将相关大规模虫洞布置在物质稀薄的黑域里,反而是性价比较高的选择。

    嗯,终于要开始了。

    正式感受到虫洞引力对龙伯国星产生实质影响后,随着任窘脑内指令发出,低功耗运行的曲率引擎,在对应位置的替身控制下,开始产生对应的引力与之抗衡。

    曲率引擎为了对抗虫洞引力而产生的引力,对虫洞本身暂时没什么影响。

    但龙伯国星的对外探测功能,却在对抗开始后,彻底宣告失效。

    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其余分心观察星体外星空的替身提供的视野里的星空,开始严重扭曲。

    就连他基于替身构建的人体引力波探测阵列,也在与虫洞的引力对抗中,彻底失去相应感知能力。

    龙伯国星是要进入这个目标虫洞的,因此虽然与虫洞引力对抗着,但龙伯国星靠近虫洞的速度没有变化。

    曲率引擎所产生的引力,只是用来让龙伯国星不受虫洞引力拉扯的。

    随着龙伯国星抵近虫洞事件视界边缘,透过替身视角观察过程的任窘,能明显感觉到,自己正在被前方逐渐放大的黑暗所吞没。

    事实上,如果他能把自己所学知识,尽可能地应用上的话。

    那在龙伯国星进入黑洞的过程中,他所看到的内容,就不是被黑暗吞没了。

    因为在应用领域存在严重欠缺,他到现在都没有对应他知识量的引力感官。

    在获得了龙伯国星的使用权和处置权后,他确实可以通过改造龙伯国星,给自己配备上引力感官。

    但由于他在应用领域的不足,经过相应改造后的龙伯国星,绝对通不过虫洞。

    没办法,这就是没接受过正规教育成体系培训的结果。

    面对着龙伯国星正在被目标虫洞的黑暗吞没的现状,虽然任窘自己没有半点恐惧,但还是让这个身体表现出底气不足的故作镇定。

    然后看着自己一点点被吞没下去,彻底陷入无光的黑暗里。

    龙伯国星在曲率引擎的保护下,进入虫洞事件视界的过程,就仿佛被虫洞这个细胞胞吞了一样。

    这导致外部的光线,再难到达进入虫洞事件视界的龙伯国星表面。

    并没有在龙伯国星星体表面安置什么光源的任窘,只有让替身切换成红外视角,才能观察到自身的存在。

    龙伯国星彻底进入虫洞的事件视界后,并不意味着虫洞的传送正式开始。

    如果将宇宙时空看作是一个二维P面,虫洞的引力现象与黑洞一样,都是一个将P面无限下陷的空间凹陷。

    而进入虫洞事件视界内的龙伯国星,则相当于从二维P面滑落到了指向虫洞中心的向下曲面上,距离真正抵达虫洞还有一段距离。

    当然用二维P面来比喻三维时空并不恰当。

    无论虫洞还是黑洞,在三维时空也都是一个球,并不是P面凹陷形成的圆坑。

    因此龙伯国星也用不着在比喻的二维P面里,以等效的移动点,来接近那个接近那个几乎不可能接近的点。

    这么形容吧。

    如果继续用二维P面来形容,那龙伯国星可以不用看作是点,而是一个三维的玻璃球。

    笔直地朝着P面凹陷进去的玻璃球,想要到达虫洞的另一端,只需要让玻璃球的边缘,刚好与P面凹陷的维管产生接触,导致虫洞现象的稳态失衡,然后让维管方向自行发生倒转即可。

    那么保持向下坠落的玻璃球,就相当于从进入喇叭,转变为逃逸出喇叭。

    是的,所谓的传送过程,是让虫洞自身发生改变,而不是让龙伯国星完整走完全程。

    二维P面的维管倒转,很难理解,但三维体积的倒转,就不那么难理解了。

    虫洞与黑洞一样,都是极端微观领域与极端宏观领域的有机结合现象。

    黑洞由于奇点过于极端的独立性,导致它成为了一个单向的死路,而虫洞则由于量子领域的纠缠,成了一个双向通道。

    虫洞之所以会有如此表现,与它的形成过程有关。

    他虽然不知道他原来所在的世界,虫洞究竟存不存在,存在的话,又有着什么样的表现。

    但在这里的这个世界,虫洞的前身,已经明确了,是黑洞。

    是的,虫洞都是曾经的黑洞。

    两个相向而行的黑洞,以恰到好处的角度迎面相撞,并且在相撞之后没有融为一体,而是继续分成两个黑洞离开,那这两个黑洞,就成了彼此关联的虫洞。

    黑洞的中心,理论上的确是奇点。

    但宇宙里几乎不存在理论上的禁止黑洞,因此宇宙里的黑洞中心,也大多不是奇点。

    不是理论上的奇点,就意味着不同黑洞内的非理论奇点,有着各自不同的属性。

    自转速度的不同,自转角度的不同,有吸积盘的,没吸积盘的......

    这些黑洞虽然都是黑洞,但它们的的确确都是有着不同性质的黑洞。

    而当两个黑洞相向而行迎面相撞,如果角度恰到好处,刚好让两个黑洞内的奇点相融后又再度分开。

    那么分开后的两个黑洞的非理论奇点,就以量子纠缠的形式关联在了一起。

    成为了一个性质发生改变,另一个性质也同步发生改变的孪生黑洞。

    而这样的一对黑洞,也就成了彼此的虫洞。

    这种彼此纠缠在一起,但又在现实层面上相互远离的关联,跨越了时间和空间,是一种高于三维时空的关联。

    利用引力干扰其中一方虫洞的性质,必然引起关联另一方虫洞性质的改变。

    而在曲率引擎与虫洞引力相互抗衡变相达成时空泡效应的情况下,就让曲率引擎保护之内的物质和信息,利用时空粘滞效应,出现在了发生变动后的另一方虫洞内。

    当然,这种变动,并不是毫无代价的。

    只不过这份代价,依然被转嫁到了宇宙本身上。

    如果利用真空势能的代价,是让宇宙时空的膨胀减缓,那么虫洞变动的代价,就是让宇宙时空的膨胀加速。

    当有节奏地大范围使用真空势能和虫洞传送。

    那表现在宇宙微波背景辐射上,就是微波背景会在大尺度时间单位上,呈现出如同呼吸一样的闪烁变化。

    能主导一次宇宙的呼吸。

    即便没有引力感官,让任窘如同瞎子一般不能实时观察到相关现象。

    但也依然让处在冷静过头心理状态加持下的他,发自内心的为之激动。

    来吧,让这一刻的宇宙为他呼吸吧!

    

    

上一章 下一章

看小说就用200669.com

字号

A-

A+

主题

护眼 旧纸 桔黄 纯黑 实木 淡紫 浅灰 灰蓝 暗灰 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