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探星
寂静深邃的宇宙星空,一颗流星划过。
透过替身视角,乘坐在‘流星’里的任窘,一边忍受着坐下飞船的剧烈震颤,一边总结着乘坐体验。
没想到外曲率助推技术,真正上起手来,难度居然这么高。
要是以现在他使用这项技术的熟练度,去给当初乘坐小行星的自己助推加速,别说助推了,不把小行星整解体都算了不起。
助推规整的球型宇宙飞船,都已经这么不稳定了,换成胶囊状外形那难度肯定更大。
不过拿自己的使用体验作为技术调整的依据,在反馈方面肯定比第三方客户体验数据收集来得有效,能第一时间对各种状况做出及时且准确的改善。
这具替身乘坐的这个飞船,有三层容错外壳。
这三层容错外壳,已经在先前的技术不当中崩溃解体,只要这保护承载替身的核心舱也在眼下的震颤中故障崩塌。
那他的这具替身,就将没有任何防护的暴露在宇宙星空。
虽然这具无机替身与生物质人体不同,能在宇宙真空环境里存留很长时间,但失去了与金乌星上主体之间的联系的替身,与报废没什么区别。
依照现在的情况,这个核心舱体还能再坚持一阵,他不需要再派送新的替身了。
随着技术完善程度的增加,眼下坐下飞船的这种震颤状态,会随时间逐步改善,航行到目标地点已经不成问题,这具原本只作为航行试验品的替身,可以进入下一个阶段了。
替身乘坐的宇宙飞船,没有观察外界的途径。
这架飞船无论已经解体的三层容错外壳,还是还保持完整的核心舱,都安置有对外观察的观测工具。
不过遗憾的是,就连仅剩的核心舱的观测工具,也已经在剧烈的震颤中损毁。
因此通过替身提供的视角,根本观察不到飞船外部的航行情况。
飞船本身没有观察外界的途径,并不代表他失去了了解飞船航行情况的能力。
通过金乌星、预先发送到目标地点附近的探测器,和目标地点临近区域的探测器等多方位布控监测。
这个被外曲率助推技术推动着的飞船,航行轨迹依然处在实时监控的状态里。
当然,由于宇宙空间背景下,信息传递的延迟,这种实时监控只是相对而言。
不过只要能对未来发生的状况有一个相对精确的预估,就算是存在着延迟的监控,也能算是实时的。
好吧,他承认。
这个已经做好崩解准备的飞船核心舱,因为他根据反馈调整技术,调整得比较及时而幸存下来的情况,确实稍微超出了他的预估范围。
不过这并不影响他接下来的行为。
只要提前把容错率设定得足够高,些许超出预估范围的情况,不成问题。
在来自外部多方的观测下,球型飞船进入了目标恒星系。
由于任窘目前掌握的外曲率助推技术还不够成熟,被送进目标恒星系的飞船,失去了外部施加的助推,只能依靠自身惯性在目标星系内航行。
在已经预先规划好星系内航行路线的情况下,飞船在星系内的航行无需多余关注。
任窘将注意力从替身乘坐的飞船那边收回后,终于开始关注已经被他忽略了三十余年的虚拟游戏。
浑身披着灰布的游戏替身,久违地出现在了安全区外的森林场景里。
森林依然是那个森林,只不过三十多年过去,作为替身登录游戏定点的那个树桩,已经重新从主干边缘的根系上,长起了新的高大粗壮植株。
而原本的主干,则在腐化分解后,成为了新植株的营养,并腾出了生长空间。
不过既然替身在游戏的落脚点需要定点,那即便新植株长得再怎么生机勃勃,它也依然免不了被伐倒的命运。
在任窘控制着灰布末端的零碎布条之一,用粒子渗透拆解的物理方式,将整颗植株的地面部分当尘埃的扬了之后。
光亮,终于重新光顾了替身落脚的地方。
离开登录地点,任窘在森林场景里散起了步。
比起三十多年前,森林场景里多了不少人类活动留下的痕迹。
所有可见的粗壮林木,一些比较靠近地面的树杈,大多被折断砍断。
一些树皮比较粗糙的树种,树皮上有明显的攀爬遗留的痕迹,这些痕迹有老有新。
任窘都不用认真观察那些被攀爬的树木,也不用动用自己游戏总负责人的权限,就能猜到,安全区外的村落人类,攀爬这些树木,都是为了它们结出的果实。
看来这里的生产力虽然没什么明显进步,但‘嗑瓜子’的技能却已经给练出来了。
走了没多久,一丛蓝色的菌类出现在视野里。
由于没有动物啃食,这些菌类虽然颜色是蓝色,却并不具备毒性。
同样也由于没有被动物啃食过,这些没有经过相关博弈演化的菌类,口味相当糟糕。
自然生长状态下,很少出现这种集中生长在某一处的情况。
稍微将视野放广一些,这种集中一丛生长的蓝色菌类,根据不同丛株的颜色深浅程度,有规律地广泛分布于森林各处。
一看就是人为干预的结果。
不用看都知道,那个第一女的曾外孙女,将他告诉她的出入森林的方法,分享给了其他的村落人类。
这才让经常出入森林场景的村落人类,有目的地维护这些用来指路的菌类。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多了,也就成了路。
这段话,在这虚拟游戏安全区外的森林场景,并不适用。
人为在这森林场景的厚实腐殖质里开拓一条适合人类通行的道路,难以持续存在多久。
开辟出来的道路空间,不到两、三天时间,就会被渴望生长空间的新生植株占据。
就以村落人类那被限定了人口数量上限的规模,以及简陋的石器工具,根本没有长期维护森林场景内道路的余力。
发而是这种维护用来指路的菌类,才是成本低廉的合适选项。
随着路程走远,‘嘭嘭’的敲击声传入替身的感知模块。
视线循着声音望去,借助权限开启远视和透视,任窘看到了几个正在用手中石器伐木的村落人类。
他们伐木的对象,都是一些小臂粗细的纤细树木或枝条。
而他们能砍伐的对象,也就局限在这种程度的树木和枝条了。
再粗一些的树木,比如小腿粗细的树干,他们手上的石斧勉强能砍,但再粗的,就超出他们力所能及的范围了。
手上能使用的工具有限,就是那些自然倒伏的粗壮树木,他们都没办法很好地利用上。
在点出金属工具这个科技树之前,人类能用来对付森林的手段,就只有放火烧林这一种。
但在这虚拟游戏里,连放火烧林这一种手段,也被从权限层面出发的禁令阻止。
如果不是森林也一样被局限在了森林场景范围之内,没办法跨出场景范围半步,整个安全区外环境,都会被森林淹没。
森林的自然恢复速度,其实远超人类想象。
只能使用石器等生产工具的人类,一旦失去了人口规模上的优势,根本无力阻挡森林的扩张步伐。
就像被滥砍滥伐破坏严重的亚马孙雨林,只要没了大范围的人类工业活动,不到五十年就能初步恢复原本规模。
这并不是在夸大森林恢复速度,因为同样的恢复过程,在地球人类进入工业化时代的前夜,也一样上演过。
森林生态的多样性,恢复起来困难,百年才能初见成效。
但森林环境本身的恢复,并不存在太大难度。
砍伐林木的村落人类,对木材资源的需求并不大,砍倒了数棵树木后,便扛着木材结伴往森林场景外走去。
任窘的目光并没有跟随在他们身后。
他提前一步,将目光放到了村落那边。
三十多年时间,村落的变化,比以前五十多年的时间都大。
原本占地面积不大的村落,往外扩张了一倍,就连村落里的房屋,也发生了较大变化。
早先那种结构简单的茅草屋,在有了较为充足的木材资源后,纷纷转变成了木棚屋。
安全区外场景没有四季变化,昼夜温差也不大,没有太多保暖需求,让房屋的变化基本以舒适为主。
学会了织布技巧的村落人类,虽然没有棉花、蚕丝之类的织布材料,但他们通过长期的生活实践,掌握了沤麻的技巧。
编织出来的麻布,填充上他们切割下来的多余头发和能用来引火的草絮,绷在木制框架上,就能构成一张躺着较为舒适的床。
当然,这个安全区外的村落,除了面积增加,居住环境变得较为舒适外,其它变化就不怎么明显了。
虚拟游戏的基调,在它被第一次托管演化完毕后,就已经被定调了。
而安全区外村落的那种伊甸园式的美,也依然维持着三十多年前,甚至是更早时期的状态。
任窘目光扫了一圈村落,没有看到那个与他有过交谈的第一女的曾外孙女。
随后他将整个安全区场景都纳入观察范围,也没有看到对方的身影。
最后,他直接动用了自己的权限,查询了一下相关记录,才找到了她的去向。
三十多年没见,还没看到她的老态,她人就先没了。
而且没的风格也很符合她那不安分,喜欢冒险的性格。
临产期了,都还按捺不足自己的性子,四处瞎跑,导致胎位不正难产,结束了她那短暂的一生。
真以为自己头三胎没事,第四胎就能自顾自的浪了。
任何不把自己身体当回事的行为,都会得到对应的反噬。
她的曾外祖母是这个游戏世界第一个自然降生的人类,而她,也成了游戏世界里第一个因难产提前离世的人类。
正常情况下,安全区外的村落人类,基本都能无病无灾地活到自然老死。
像第一女曾外孙女这种青年早夭的情况,到目前为止仅此一例。
目光往埋葬对方的地方扫了一眼后,任窘便收回了自己的视线,不再散步。
他没有到那个第一女的曾外孙女埋葬地,去悼念一下她的打算。
当初去见第一女的最后一面,也只是因为要有始有终,而他对第一女的曾外孙女,又没有什么成就需要完成。
因此也没必要把精力用在与对方有关的事上。
他这一次登录虚拟游戏,并不是手上没事,到虚拟游戏里散心。
从胶囊小行星到龙伯国星,从龙伯国星再到金乌星,随着他拥有使用权和处置权的星体越来越大。
他的忙碌程度也跟着指数级增加。
在现在的金乌星上,总数高达三亿的替身正维持着常态化运转,每时每刻都有海量指令从他脑内发出。
没一刻空暇的他,根本不可能为了这种无聊理由登录虚拟游戏。
之所以登录虚拟游戏,是因为他准备要对虚拟游戏加以改造。
至于改造原因,则与那个被他观测发现的生命星球有关。
那具乘坐着球型飞船的替身,前往的目标星系,就是具有生命星球的那个双星恒星系。
最初他之所以能通过探测器传回的消息,判断那个双星星系里的某个星球,是一个存在生命的生命星球。
是因为那一个星球的星球大气光谱里,有对应微生物存留的光谱痕迹。
当探测器按照他的指令,从那个生命星球的卡门线擦边而过后,二次反馈的信息表明,这个生命星球,是一个智慧生命大灭绝之后的世界。
一个星球表面覆盖了一层浅海,几乎没有陆地,看着生机盎然,就连大气里都生活着微生物的水星球,居然是一个文明末日之后的星球。
这个属性,当然会引起他的兴趣。
于是在探路者任务限定内允许的情况下,他准备往那个星球派出了一个探测用替身,而先前那个替身,是帮助他验证外曲率助推技术的炮灰。
当然,那个替身并不会实际登录那个星球。
因为刚开始执行探路者任务的他,即便是单个替身登录这种事,都不被允许。
只要他敢派替身登录那个生命星球,就会立刻触发相关条例,然后被押送回去监押起来。
除非他短时间里向上申请拿到现实里的生命研究资格,不然只能继续熬资历,熬到拥有外派登录替身的资格。
那个替身乘坐的飞船,根据航行路线规划,会抵达那个生命星球与其公转卫星的拉格朗日点位置,并在那里停留。
然后他主导着那个替身,在那里建立一个半永久的太空空间站,居高临下地对那个生命星球开展观测活动。
他目前所拥有的星体观测手段,不仅能观测到一万米以下的海底,甚至能深入地壳,观察到地幔层发生的活动。
因此除非对相关生命物种进行采样,不然他不用登录都能细致地了解那个星球。
一个文明末日之后的生命星球,对现在的他而言,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但在不能登录的情况下,想要研究那个生命星球,就只能通过在虚拟世界里模拟来解决,
抵达探路者任务星区后,由于距离过于遥远,他已经不能登录他出身幼教场星系所附带的那个虚拟世界。
因此只能从他现有的虚拟游戏想办法。
在获得了二次观测的信息后,他登录虚拟游戏,就是想试试看,能不能把那个生命星球的环境,复刻到虚拟游戏里。
毕竟他的这个虚拟游戏,是一个地下城空间式的游戏。
如果符合复刻条件的话,也不需要对游戏本体进行大的改动,直接基于游戏,重新构造一个地表环境即可。
:
文明即将终结。
为了在文明终结后,保留下文明重启的火种。
于是生存在星球岩石圈表层的文明共同体,开始往岩石圈内部进发,开辟出一个又一个地下城空间。
但文明末日的步伐快得超乎所有人想象,那些营造中的地下城空间,还未竣工便因为末日到来而停滞。
只有最初孤注一掷在岩石圈深处开辟的地下世界,成功顶住了末日侵袭,为文明保留了珍贵的火种。
但末日的影响太过于深刻严重,既定的火种计划出现了偏差。
幸存下来的火种,几乎从一片空白里重新开始......
瞧瞧,一个相对概括的魂系世界观,就这么轻易成形了。
原本这个游戏的第三阶段,他都不知道该怎么演化。
现在,如果那个生命星球的数据匹配的话,他只需要给这个游戏新套上一个水世界星球的外壳,然后处于二阶段的游戏,就能自然而然地步入三阶段了。
而且不止三阶段,就连四阶段,五阶段的游戏内容都有了。
好了,现实获得的观测数据,已经编辑输入到这个游戏里了,接下来就看这些数据对不对得上游戏的运行逻辑。
任窘回到他的登录定点,动用总负责人权限,进入游戏总览状态。
游戏演化不归他管,那是与这个游戏融为一体的摸鱼人工智能的事情。
现在的他虽然有这个演化游戏的能力,但现在的他要忙的事情已经够多了,没必要再给自己增加负担。
看小说就用200669.com